微官与志违,空负圣明时。
对酒怀彭泽,题诗愧渼陂。
遥天和树尽,断岸逐舟移。
杨柳黄金色,随春入砚池。

【注释】:微官与志违,空负圣明时。对酒怀彭泽,题诗愧渼陂。遥天和树尽,断岸逐舟移。杨柳黄金色,随春入砚池。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罢官后归居家乡时所作,表达了作者仕途失意、壮志难酬的心情。

前四句“微官与志违,空负圣明时。对酒怀彭泽,题诗愧渼陂”写自己辞官归隐,心怀彭泽(陶渊明)之情,又愧于“渼陂(地名,在今江西省)”之题诗。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却蕴含了作者深深的感慨。诗人用“微官”一词,表明了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官员,而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与现实相违背,感到十分的失落和无奈。他曾经为国为民效力,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但是现在却被贬谪到了偏远的地方,失去了施展才华的机会。这种巨大的落差使得诗人感到十分的痛苦和遗憾。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而是决心以陶渊明为榜样,回归自然,过一种简朴而宁静的生活。同时他也深感愧疚,因为自己曾经为“渼陂”(地名,在今江西省)而题诗,而如今却要离开这个地方,这种情感使得诗人更加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行为。

后四句“遥天和树尽,断岸逐舟移。杨柳黄金色,随春入砚池”则是诗人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这四句话中,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许。“遥天和树尽”形容天空和树木的轮廓清晰可见,给人以深远的感觉;“断岸逐舟移”则描绘出江水的流动和船只在江中的移动,给人一种生动的画面感;“杨柳黄金色,随春入砚池”则是诗人对春天景色的赞美,将杨柳的嫩绿比作黄金,将春天的景色比作砚池里的水,既富有诗意又具有哲理意味。通过这些描写,诗人不仅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和欣赏,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态度和追求。

这首诗是诗人在仕途失意后所创作的一首咏物抒情诗。它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成功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有哲理意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