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门孤塔锁寒烟,回首家山二十年。
定起怕听三竺雨,思归独上太湖船。
鹤随锡去云连海,龙献珠来月在天。
还觅旧时行道处,青松多偃竹房前。
【注释】
- 空海:唐代僧人,日本留学中国,归国后成为日本佛教真言宗(即密宗)的始祖。公元774年(唐天宝十三载),应唐玄宗之请,东渡日本传授密教。
- 夫椒:在今江苏常熟县东南。
- 定起:指佛经。
- 三竺:指杭州灵隐寺、飞来峰、韬光寺等。
- 太湖船:太湖,位于江苏省南部,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湖泊之一。太湖上的船只,泛指往来于湖上的船只。
- 鹤随锡去云连海,龙献珠来月在天:这是对诗句中“鹤随锡去”和“龙献珠来”的具体描绘。鹤随锡去指的是空海离开时,鹤随着他一起飞走,消失在天空之中;龙献珠来则是指空海回到日本后,得到了一颗珍珠,这颗珍珠就像一条龙一样从天上降下。
- 还觅旧时行道处:指寻找曾经走过的路,也就是回忆过去的生活。
- 青松多偃竹房前:青松多偃竹房前指的是在竹林里,有很多的青松树和竹子,它们都倒伏在地上。这里的“偃”字,表示倒下的意思。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日本学习密宗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首句“寺门孤塔锁寒烟”,描写了寺庙的大门前,一座孤独的塔楼被寒烟笼罩的景象。这里用“孤塔”来形容寺庙的大门前,给人一种空旷、寂寥的感觉。同时,“锁寒烟”这个词语,也给人一种静谧、深沉的感觉。
次句“回首家山二十年”,则是诗人对自己在异乡的生活进行了回忆。这句诗以“回首”开头,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故乡的眷恋之情。同时,“二十年”这个词语,也暗示了诗人在异国他乡生活了很长的时间,感受到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定起怕听三竺雨”,诗人以“定起”开头,描述了自己在日本学习密宗的情景。这句诗中的“三竺雨”可能是指杭州灵隐寺、飞来峰、韬光寺等地方的雨水,而“定起”则是指这些雨水落在身上的声音,给人一种沉重、压抑的感觉。同时,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思归独上太湖船”,这句诗则是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达到了高潮。诗人独自一人登上了太湖的船只,准备回到故乡。这里的“思归”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而“独上太湖船”则描绘了诗人独自登上船只的情景,给人一种孤独、寂寞的感觉。
最后一句“鹤随锡去云连海,龙献珠来月在天”,则是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回顾。这句诗描绘了诗人与空海一起飞走的鹤,以及空海带回来的珍珠,都被云海所笼罩,仿佛连在了一起。同时,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日本学习密宗的场景,表达出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语言,将这种情感深深地刻画出来,让人读后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