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昏花暝暮云生,隐隐初传一两声。
禅榻屡惊僧入定,旅窗偏恼客含情。
月随逸韵入鳌岭,风递遗音过凤城。
催散游人罢歌舞,玉壶银箭夜初更。

【注释】:

  • 南屏晚钟:南屏山位于杭州西湖的西南面,山上有一座古寺叫南屏寺。晚钟指的是南屏寺晚上敲钟的情景。
  • 禅榻(zhān tà):僧人睡觉用的垫子。
  • 逸韵:超凡脱俗的意境。
  • 鳌岭:又名玉皇山,是西湖风景区的名胜之一。
  • 凤城:凤凰山,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因山形如凤凰而得名。
  • 玉壶银箭:指时间的推移,夜深人静时计时的工具,也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西湖晚钟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南屏寺晚钟的宁静与深远。
首句“柳昏花暝暮云生,隐隐初传一两声。”描绘了夕阳西下时,湖面上的景色和声音。夕阳下的湖水波光粼粼,花朵和树木的影子映照在水面上,暮云慢慢升起,增添了一份神秘感。远处传来一两声悠扬的钟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让人感到一丝神秘与期待。
第二句话“禅榻屡惊僧入定,旅窗偏恼客含情。”表达了对僧人入定和旅人含情的描写。僧人在禅榻上入定修行,表现出他们内心的平静与专注;而旅人在旅途中感受到的情感波动,则表现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
第三句“月随逸韵入鳌岭,风递遗音过凤城。”描绘了月光和风声的美丽景象。月亮随着逸出的韵味进入玉皇山,风声传递着余音穿过凤凰山。这里的“逸韵”和“遗音”都暗示了自然的声音和韵味。
第四句“催散游人罢歌舞,玉壶银箭夜初更。”表达了夜幕降临后,人们开始结束娱乐活动,准备休息。玉壶和银箭都是计时的工具,这里用它们来比喻时间的流动。这句话也暗示了夜晚的到来,人们的活动逐渐减少。
整首诗通过对西湖景致和自然声音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同时,诗人也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