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雨初收见两峰,湖光如练泻晴空。
画船载酒来天上,青鸟衔花度镜中。
檀板歌声无越女,翰林诗句有唐风。
相逢莫惜留连饮,明日谁人拾落红。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文章的观点和作者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按要求赏析诗歌”,答题时先要明确题目要求,然后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此诗首联写景。“宿雨初收见两峰”是说雨后的山色格外秀美,“湖光如练泻晴空”是说湖水像一条白练倾泻在晴朗的天空之中。这两句描写了诗人所见之景色,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颔联写景,“画船载酒来天上”,意思是说画船上的人载着美酒来到天上,“青鸟衔花度镜中”,意思是青鸟儿衔着花儿飞过镜子。这两句描写了诗人所见之景象,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颈联写景,“檀板歌声无越女”,意思是说檀板歌声没有越女的歌声美妙,“翰林诗句有唐风”,意思是说翰林诗作有唐代的风范。这两句描写了诗人所见之景物,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尾联写景,“相逢莫惜留连饮”,意思是说朋友相逢,不妨留连饮酒,“明日谁人拾落红”,意思是明天谁还会采摘落红呢?这两句是抒发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留恋不舍之情。

此诗前四句都是写景,中间四句由景及情,尾联由情及景,情景交融。

【答案】

示例:

宿雨初收见两峰,湖光如练泻晴空。

画船载酒来天上,青鸟衔花度镜中。

檀板歌声无越女,翰林诗句有唐风。

相逢莫惜留连饮,明日谁人拾落红。

译文:

昨夜的细雨刚刚停止,眼前展现的是两座山峰(我)看到湖面波光荡漾,犹如一条白练从空中泻下。画船载满了美酒从天而降,青色的鸟儿衔着鲜花飞越水面。唱着曲调的檀板歌儿没有人能比得上越地的歌女,李商隐的诗作具有唐代的风韵。朋友相聚不要吝惜时光,畅饮美酒直到尽兴。明天又有谁会采摘那些落花呢?

赏析:

这是一首山水即景之作。全诗以水为线索,写诗人泛舟游湖所见之胜景。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四句,写景生动传神。诗人笔下的山水,色彩明丽,意境幽雅。首联写雨霁后的景色。宿雨初收,只见青山翠谷,峰峦叠嶂,分外秀丽。一脉碧流,自远至近,穿行于群峰之间,宛如一条洁白的绢带,从天边飘垂下来,直注到那湛蓝澄澈的西湖里去。第二句“湖光如练”,用练帛作譬喻,极言湖水清澈得就像白色的丝带一样,它平铺在晴空之下,倒映在湖面上,形成一片明亮的水光。“练”字写出了水的光洁晶莹,“如”字写出了水的颜色。第三句“晴空”,是说天空湛蓝,万里无云。“泻”字写出了阳光的灿烂明媚,也写出了湖水的澄澈明净,更显出了天空的高远空旷。这三句写得很形象很优美,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清新明快的境界之中。三句写得很工致,也很和谐。前三句都是以动观静、以虚写实的手法写景,而第四句却是以静衬静、以实写虚的写法,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远处的山岭,再进一步引导他们去观赏湖中的小岛、渔村以及岸边的垂杨、绿竹。“画船载酒来天上”一句,是写诗人乘着小舟来到湖上。“天上”指湖中的小岛。诗人登上小岛,举目四望,只见岛上绿树成荫,垂杨拂岸;江畔人家炊烟袅袅,渔村点点。这些美好的景致,都被诗人摄取进自己的诗篇里来了。“青鸟衔花度镜中”一句,也是写诗人登岛之后所见的景色。“青鸟”,即传说中的一种能飞翔的灵禽。传说它能口衔灵芝飞升仙界。“衔花”,这里指青鸟口中衔着鲜花飞过湖面。“度镜中”,意思是说青鸟在湖中穿过。诗人通过这一神话传说,给眼前的美景增添了神奇色彩。这两句是写景,但却写得非常优美、生动、形象。“檀板歌声无越女”,意思是说檀木制的拍板发出的声音没有越州女子的歌声好听;“翰林诗句有唐风”,意思是说翰林院的诗作具有唐代的风格。这两句是写景,但又不是一般的写景,它们都蕴含着诗人的感情。他赞美了江南一带的自然风光,歌颂了当地人民的劳动生活。“相逢莫惜留连饮”一句,是说朋友相见,不妨畅饮美酒;“明日谁人拾落红”一句,是说明天还有谁会采摘落红呢?这两句是抒发感情。诗人在赞美了美景之后,又表达了对友人的留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