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里曾登白玉梯,东风吹暖又成泥。
玉腰螮蝀垂天阔,银色楼台夹岸迷。
九井晴添新水活,两峰浓压宿云低。
冲寒为问梅花信,十里银沙印马蹄。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西湖景十首·其十断桥残雪》。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断桥残雪
醉里曾登白玉梯,东风吹暖又成泥。
玉腰螮蝀垂天阔,银色楼台夹岸迷。
九井晴添新水活,两峰浓压宿云低。
冲寒为问梅花信,十里银沙印马蹄。

注释:

  1. 醉里曾登白玉梯:在醉意中我曾登上过那座白玉般的阶梯。这里用“白玉梯”来形容台阶的洁白与精致。
  2. 东风吹暖又成泥:东风拂面,暖意融融却又化作尘土。这里的“又成泥”形象地描绘了春天风大容易使泥土变湿,形成泥泞的场景。
  3. 玉腰螮蝀垂天阔:形容雪花像玉一样的腰身下垂,宽阔如天空一般。这里用“玉腰螮蝀”比喻雪花的美丽与纤细。
  4. 银色楼台夹岸迷:两岸的楼宇和楼台都被冰雪覆盖,变成了银色,使得景色变得迷幻。
  5. 九井晴添新水活:九个井中的水因为阳光的照射而显得更加清澈明亮,仿佛注入了新的生机。
  6. 两峰浓压宿云低:两座山峰的积雪厚重,仿佛将旧日的云雾压得更低。这里的“浓压”形容山峦积雪之厚,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7. 冲寒为问梅花信:冒着严寒去探寻梅花的消息。这里的“冲寒”表达了诗人不畏严寒的精神。
  8. 十里银沙印马蹄:沿着十里长的银白色沙滩走,马蹄印清晰可见,像是印在了这片银白世界中。这里的“银沙”形象地描绘了沙滩的质感和色泽。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对西湖断桥残雪美景的描绘。他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将西湖的冬景描绘得如诗如画。首句“醉里曾登白玉梯”,既点明了诗人曾经登临这座白玉般的阶梯,也暗示了诗人饮酒后的陶醉状态。接着,“东风吹暖又成泥”写出了春风带来的温暖和随之而来的潮湿,使得原本洁白的地面变得泥泞不堪。

尽管环境恶劣,诗人并没有被困难所吓倒。“玉腰螮蝀垂天阔,银色楼台夹岸迷”这两句,以玉腰螮蝀比喻雪花的美丽,银色楼台则映射出冬日西湖的景色,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最后两句“九井晴添新水活,两峰浓压宿云低”进一步描绘了西湖冬季的景象。九个井中清冽的水面上,阳光照耀下显得更加晶莹剔透;而两座山峰上的积雪厚重,仿佛将旧日的云雾压得更低,营造出一种厚重而又清新的自然美。

整首诗通过对断桥残雪这一独特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苏轼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他的诗歌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有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又有对情感的深刻表达,堪称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