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出江城外,烟霞隔世尘。
钟声三竺晓,花气六桥春。
鸡犬桃源地,笙歌阆苑宾。
时来得游赏,忘却宦中身。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七律。首联写景,颔联写钟声花气,颈联写鸡犬桃源,尾联写游赏忘身。全诗以“游赏”为线索,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喜爱之情。

译文:

从西城外走出,烟霞隔绝尘世喧嚣。

晨钟响起三竺寺,春意盈溢六桥边。

鸡鸣犬吠桃花源中,笙歌四起阆苑宾朋欢聚。

偶然来到此地游玩观赏,忘却官场的名利纷争。

【注释】

西出江外:指杭州西湖。西出:从西面走。

烟霞隔世尘:形容西湖景色如仙境般美丽。

钟声三竺晓:在杭州灵隐寺,有著名的“香积厨”,是僧人斋食之地,晨钟暮鼓,昼夜不断。三竺即灵隐寺的三个主要山门,在西湖之西。

花气六桥春:六桥,指钱塘湖上六座石桥,因桥形各异,故名。

鸡犬桃源地:陶渊明《桃花源记》:“先人遗其田宅,子孙生者,皆出避世,不复与外人通。每有大风雨,则见其地黄沙赤地,天日独昏;或风自东南来,吹酒瓮之侧,鸡鸣狗吠之声,久绝于市。”后遂用“鸡犬”代称隐居之处。

笙歌阆苑宾:指唐玄宗游仙遇仙女之事,传说李隆基曾梦见一道士引他入阆苑,于是诏道士为贵妃作霓裳羽衣曲,贵妃亦能舞此曲。后遂用“阆苑”代称神仙所居。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美景、抒写隐士闲适情趣的七律。前二句写景,后二句抒情。全诗意境清新,富有诗意。

诗的前两句写景:“西出江城外,烟霞隔世尘”。这两句写出了西湖的自然美。“西出江城”点出地点,“烟霞”二字既写景又含情,表现了西湖山水的秀媚,“隔世尘”三字写出了诗人的心境,表现了诗人远离官场,归隐田园的惬意。

诗的第二联“钟声三竺晓,花气六桥春”是对前二句的具体描写。“钟声三竺晓”写出了清晨钟声的悦耳,“花气六桥春”写出了春天花木的清香。“钟声”、“花气”都写出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

诗的第三联“鸡犬桃源地,笙歌阆苑宾”是诗人想象中的隐士的生活。“鸡犬桃源地”是指诗人想象中的桃花源,“笙歌阆苑宾”是指诗人想象中的神仙生活,“鸡犬桃源地”与第一句“西出江城外”相呼应,表现出诗人对远离官场生活的向往;“笙歌阆苑宾”与第二联“钟声三竺晓”相呼应,表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诗意,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