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石东山时,优游丝与竹。
以此理世务,驯若山中鹿。
当其会新亭,朝野尽蓄缩。
从容谐笑间,不言使人服。
临风每怀想,可人温如玉。

【注释】

  1. 谢安:东晋政治家、文学家,字安石。
  2. 安石:指谢安;东山:山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东北。因谢安曾隐居于东山而得名。
  3. 优游:悠闲自得。
  4. 此理世务:指处理国事。
  5. 驯(xùn)若:像……一样;驯服。
  6. 朝野:朝廷内外;这里指官场和民间。
  7. 蓄缩:收敛,收缩(形容恐惧、紧张)。
  8. 人服:令人佩服。
  9. 温玉:温润如玉的玉石,比喻品格高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诗人通过叙述东晋时期的政治风云变幻,以及谢安从容应对的事迹,表现了其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人格魅力。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又体现了诗人的高尚品质和人生哲学。

首句“安石东山时,优游丝与竹”,描绘了谢安在东山期间的生活状态。东山,即谢安曾经隐居的地方,位于现在的江苏南京东北角。这里的环境宁静优美,山水相依,为谢安提供了良好的修养和思考空间。他在这里优游自在地享受着自然的美好,同时也不断地思考着国家大事。

第二句“以此理世务,驯若山中鹿”,则是说谢安凭借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处理国事就像山中驯服的小鹿一样轻松自如。这表现出了谢安高超的处世之道和非凡的治国才能。

第三句“当其会新亭,朝野尽蓄缩”,描绘了谢安在某个关键时刻的表现。新亭,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地点,具体不详。这里指的是谢安在一次重要的政治会议上,面对各种复杂的局势和利益关系,他能够保持冷静,从容应对各方势力的妥协和让步。这种能力不仅展示了他的智慧和胆识,更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

第四句“从容谐笑间,不言使人服”,进一步描绘了谢安与人交往的风格。他在与人们的交流中,总是以平和的态度和幽默的语言来化解矛盾,让人感到亲切和舒适。这种从容不迫、善于沟通的品质,使他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尊重。

第五句“临风每怀想,可人温如玉”,则表现了谢安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和乐观。他常常在风中思考问题,但无论遇到怎样的困境,他都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这种性格如同一块温润如玉的玉石,给人以温暖和力量。

整首诗通过对谢安的描绘,展现了他的智慧、勇气、仁爱和人格魅力。这些品质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也成为了后世人们学习的榜样。同时,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想,将这一历史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们深刻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瑰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