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驱千人,寄奴天下奇。
新洲射长蛇,没羽血淋漓。
青衣双𢷬药,一呼忽失之。
鲍风腥帝剑,快事恒如兹。
殿前一横盻,愁杀桓家儿。
诗句
一夫驱千人,寄奴天下奇。
新洲射长蛇,没羽血淋漓。
青衣双𢷬药,一呼忽失之。
鲍风腥帝剑,快事恒如兹。
殿前一横盻,愁杀桓家儿。
译文
一位英勇的将领驱赶千军万马,他的名字成为天下传颂的佳话。在新洲之地,他用神勇之力射死了一条长蛇,鲜血淋漓。他身边的青衣人快速地使用两种毒药,但突然之间就失去了踪影。强大的气势如同腥风扑面,令人闻风丧胆,这种爽快的事情总是如此令人难以忘怀。在殿前站立时,他那坚定的眼神直视前方,令桓家之人感到无比的恐慌和忧虑。
注释
- 一夫:一个士兵或者英雄。
- 寄奴:刘裕的字,这里用作昵称。
- 新洲: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射长蛇:以武力或智慧战胜敌人的象征。
- 没羽:流血至死,形容战斗激烈。
- 青衣:古代战士的装束颜色,通常为绿色,此处指代他的亲兵或部下。
- 双𢷬药:一种药物的名称,常用于治疗中毒或紧急情况。
- 鲍风:一种比喻性表达,形容威势极大,令人生畏。
- 鲍风腥:即“鲍照”,指其文采飞扬,影响深远。
- 快事:快乐的事情,常用来描述英雄事迹给人带来的喜悦与振奋。
- 殿前:皇帝或高级官员的宫殿之前。
- 横盻:注视或凝视。
- 桓家儿:指桓玄,刘裕的敌人之一。
赏析
《读史述·其二十六·刘裕》是明代魏学洢的作品,通过这首诗歌,我们能够领略到刘裕这位历史人物的英勇与智谋。诗中不仅描述了刘裕在战场上的勇猛和机智,还展现了他的政治手腕以及对国家的忠诚。通过这些细节,诗人表达了对刘裕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其成就的赞叹。此外,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也使得诗歌更具深度和艺术魅力。
通过对《读史述·其二十六·刘裕》这首诗的详细解析,我们可以看到魏学洢如何巧妙地运用语言和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不仅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这首诗的含义和背景,也为我们提供了欣赏古典文学的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