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经年别,难教离恨轻。
秋鞭如可整,燕草尚馀青。
【注释】
乙卯春大人有文安之行送至京口:乙卯,是宋神宗熙宁三年;文安,是县名,在今河北省文安县一带。大人即指苏轼的好友张方平。文安之行,就是张方平到文安县去上任。
送至京口:京口,即江苏镇江市。
大人家有文安之行,送至京口,大人因赋七绝以别敬步原韵:大人家有文安之行,是张方平赴文安县任事,送他到京口,苏轼因写诗以相送。
其四:这是第四首诗。
分手经年别,难教离恨轻:离别一年了,还是难以抑制内心的伤感和对离别的痛苦。
秋鞭如可整,燕草尚余青:秋天的鞭子如果还能整理好的话,那么还有像燕子一样飞翔的青草。
【赏析】
此诗是送别之作。诗人与张方平分别已久,又即将各奔前程,自然感慨良多。全诗写得缠绵悱恻,哀婉动人。
首联“分手经年别”一句开门见山,直说别后思念之苦。“经年”,一年。“别”字点出题旨。“别”,是这首诗的主题。
颔联“秋鞭如可整”、“燕草尚余青”,写诗人对远行之人的祝愿与牵挂。诗人希望友人能早日成就功业,而归期则不可预知,所以用“秋鞭”比喻友人所乘马鞭(古代行军时用以指挥进退),“燕草”则比喻友人所骑之马的鞍垫上还残留着青色的草色。“秋鞭”,这里既指马鞭,也可指人骑马时的鞭声。“燕草”,语出《古诗十九首》:“燕草如碧烟。”燕草,指燕地草,也就是指代远地、边地的草木。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秋天来了,马鞭已经收拾整齐了,可是你还要再走,燕地去的草还没有变黄呢!诗人担心友人又要远行,所以特意用鞭、草来表示自己的惜别之情。
颈联“分手经年别”和“难教离恨轻”,进一步抒发了离别的悲愁和对友人的思念。“分手经年别”一句中的“别”,既是实写友人即将离开,也是虚写诗人自己即将离去;“经年”,一年有余;“难教”,难以忍受、难以排遣的意思。“难教离恨轻”一句中的“离恨”,指的是别离时的悲伤痛苦。“轻”,是轻描淡写的意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难以忍受、难以排遣的离愁别恨。
尾联“秋鞭如可整”和“燕草尚余青”,再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祝愿。“秋鞭如可整”一句中的“秋鞭”,既指马鞭也可以指人骑马时的鞭声;“燕草尚余青”一句中的“燕草”,也是指代远地、边地的草木。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秋天到了,马鞭已经收拾整齐了,而且你还要再走,燕地去的草还没变黄呢!诗人希望友人能够早日成就功业,然后平安归来,不要辜负了他们的友谊。同时,诗人也祝愿友人能够一路平安,不要在路上遇到什么意外情况。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反复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