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意绝萧瑟,楼头日日阴。
愆期雪不至,无厌雨偏淫。
展恨频看史,凝愁独拥衾。
自知人性后,惆怅到于今。
【注释】:
- 散愁:抒发愁思。
- 其一:第一首,这是第一篇作品。
- 冬意:指冬天的气息,天气寒冷。
- 萧瑟:形容风吹叶落的声音。
- 楼头:在楼顶上。
- 阴:阴沉。
- 愆期:违背约定的时间。
- 无厌:没有满足之意。
- 雪不至:雪还没有到来。
- 雨偏淫:雨水太多。
- 展恨:展开愁怀。
- 频看:多次查看。
- 史:书,此处指历史典籍。
- 凝愁:凝聚愁绪。
- 衾(qīn):被子。
- 自知人性后:明白自己的本性以后,即知人者智,自知之明。
赏析:
此诗以“散愁”为题,表达了诗人对时事的不满和对自身命运的认识。全诗通过对冬日景象的描绘和对历史典籍的阅读,抒发了诗人的忧愁之情。
首句“冬意绝萧瑟,楼头日日阴”,描绘了冬日里阴冷的氛围和楼头的景色。诗人通过这种景象,表达了对当前政治状况的不满。
次句“愆期雪不至,无厌雨偏淫”,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恶劣的天气状况。这里的“愆期”和“无厌”都表示了对自然现象的不满。同时,诗人还提到了“雨偏淫”,这也是一种对现实政治的讽刺。
第三句“展恨频看史,凝愁独拥衾”,诗人开始阅读历史典籍,以此来排遣心中的忧愁。这里的“展恨”和“凝愁”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
最后一句“自知人性后,惆怅到于今”,诗人通过自我认知,意识到了自己的命运。这里的“惆怅”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和不安。
此诗通过对冬日景象的描绘和对历史典籍的阅读,抒发了诗人的忧愁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自我认知,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