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转孤吟处,匡床入夜深。
地偏人迹杳,风迥漏声沈。
释闷聊成句,何劳见赏音。
寒梅香忽度,知即是同心。

【注释】

不寐:睡不着。

展转:翻来覆去。

孤吟处:独自吟诵的地方。

匡床:指卧具。

地偏人迹杳:地方偏远,人迹罕至。

风迥:风吹得很厉害,声音低沉。

释闷:解除烦闷。

聊成句:姑且写几句诗来排遣心中的愁闷。

何劳见赏音:哪需要别人来欣赏和赞赏呢?

寒梅香忽度:忽然闻到了梅花的清香。

知即是同心:知道这是与自己心意相通的人。

【赏析】

这首小诗,是作者在一次独处时,因夜深而辗转难眠,遂有所感所悟而成。全诗构思巧妙,语言简练明快,意境幽远空灵。

起首两句“展转孤吟处,匡床入夜深”,点出“不寐”的原因。这两句写诗人夜半时分,独自吟诵诗句,困倦难耐,只好倚靠着床铺进入梦乡。“不寐”的直接原因是“夜深”,但更深层的原因则是作者内心苦闷无法排解。“孤吟处”表明了吟诵的环境,“匡床”则描绘了诗人倚靠的床铺,表现了诗人夜深难寝的情景。

中间四句“地偏人迹杳,风迥漏声沈”,“释闷聊成句,何劳见赏音。寒梅香忽度,知即是同心。”,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之情。“地偏人迹杳”表明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偏僻,人迹稀少,更加突出了诗人孤独一人,难以排解内心的痛苦。“风迥漏声沈”,通过描绘环境的幽静和寂静的声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最后两句“寒梅香忽度,知即是同心”则表达了诗人对知己的思念和渴望。诗人以梅花自喻,表达了自己与知己心意相通、相互理解的默契之感。这里的“同心”不仅指诗人和知己之间的默契和理解,也隐喻着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构思巧妙,语言简练流畅,意境深远空灵,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苦闷和对知己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