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屋春来近,和风晓入帘。
玉梅开的的,膏雨洒纤纤。
地暖草将茁,冰消水若添。
东君策羲驭,灵鹊噪晴檐。
【注释】
林屋:山名。在今浙江嵊州西南,因四周多松树而得名。春来:春天来了。
和风:春风,暖风。晓入:早晨进入。帘:帘子,窗帘。
膏雨:滋润的雨水。纤纤:细小柔软的样子。
地暖:气候变暖。草将茁:草木将要发芽。冰消:冰雪融化。水若添:水流好像要增加了。东君:司春之神,即春神。策羲驭:驾驭着春神。羲驭:神话中驾御日月星辰的神车,此处指春神。灵鹊:喜鹊。噪:鸣叫声。晴檐:晴天的屋檐。
【赏析】
《十二月九日喜晴》,是宋代文学家陆游所写的一首诗。此诗写冬去春来,大地回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新春的欢喜之情。
首句“林屋春来近”,描绘了春天来临的景象。林屋是地名,位于今浙江省嵊州市东南,因周围长满松树而得名。春意渐浓,林屋也迎来了春天的气息。
第二句“和风晓入帘”,描写了春风拂动窗帘的情景。春风轻拂,带来了温暖的气息和生机。
第三、四句描述了春天的景色。“玉梅开的”指的是梅花在冬天开放,如同晶莹的玉珠般美丽;“膏雨洒纤纤”则是指甘霖如油般滋润,使万物复苏。这些自然景象都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
第五、六句描绘了春天的变化。“地暖草将茁”指的是土地温暖,草木开始生长;“冰消水若添”则是说冰雪融化,水面仿佛要增多。这些变化都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力的增强。
最后一句“东君策羲驭,灵鹊噪晴檐”则是以东君(春神)为喻,赞美了春天的到来。东君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掌管春天的神,他乘着神车驾御着四季,而灵鹊(即喜鹊)也在晴天的屋檐上欢快地鸣叫,共同迎接春天的到来。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新春的喜悦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容词,使得诗歌更加优美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