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卧碧山庐,予归帝里初。
三年怜久客,十亩赋同车。
室迩人仍隔,书来岁逼除。
喜闻双玉树,云干已扶疏。

注释:

君卧碧山庐,予归帝里初。

李伯襄(1459-1509)字子才,号吉士,江西新淦(今新干)人。嘉靖进士。曾任礼部尚书。

三年怜久客,十亩赋同车。

怜(lian):怜悯。久客:久居他乡的客人。赋:耕种。同车:指一同耕作。

室迩人仍隔,书来岁逼除。

迩(xi):近,靠近。除:年节,指农历新年。

喜闻双玉树,云干已扶疏。

喜闻:听说。双玉树:指两个贤德的儿子。云干:形容树木茂盛,这里比喻儿子们有才能、有作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应友人之邀,为李伯襄写的一首诗。在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赞美了朋友们的才华和品德。

首句“君卧碧山庐”,描绘了诗人的朋友居住在碧山之上的住所,给人一种清幽宁静的感觉。第二句“予归帝里初。”则表达了诗人自己回到了故乡,心情有些复杂,既有对故土的思念,也有对朋友的思念。

第三四句“三年怜久客,十亩赋同车。”则是诗人对朋友的感慨之情。他们虽然同住一地,但却因距离较远而无法亲近,只能通过书信来交流感情,这种距离感让诗人感到有些遗憾。而他们共同劳作的场景也让人感受到他们的团结与互助精神。

最后两句“室迩人仍隔,书来岁逼除。”则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与期待。尽管他们之间的距离遥远,但他们的心却紧紧相连,因为他们都在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每年春节的到来,也是他们团聚的时刻,虽然不能相见,但心中的期待却是满满的。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朋友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