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绂宁堪恋,青山此卜居。
一辞彭泽宰,遂拟武陵渔。
洞口桃迷径,门前柳拂车。
羡兄清境惬,吾亦欲焚鱼。

【注释】

①明府:指地方长官。小桃源:地名,在今江西上饶县西。②朱绂:古代一种用朱色缝边的紫色官服。宁堪:怎么堪比得上。恋:依恋。③彭泽宰:指晋陶潜,他曾做过彭泽县的令。④武陵渔:指东汉人王逸,曾隐居在湖南武陵山中。⑤洞口桃迷径,门前柳拂车:指桃花盛开时,洞口被桃花遮住,看不清路;门前有垂柳,柳枝拂着马车。⑥羡兄清境惬:羡慕你(我)清静的心境。⑦吾亦欲焚鱼:我也想像陶渊明一样,过隐居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辞别官场,到江西上饶小桃源隐居前写的一首告别词。

首句“朱绂宁堪恋,青山此卜居”,诗人自问自答,说自己怎么能忍受这红顶官服的束缚而留恋这青山绿水呢?“朱绂”指紫袍、朱红色的官服,这是古代高官的服饰标志,诗人以之自喻,表达了自己不慕荣利,甘于淡泊的思想感情。“青山此卜居”说明他决心在这里终老,“卜居”就是选择一处地方安居,表明他决意摆脱官场生活的羁绊,过隐居生活的决心。“一辞彭泽宰,遂拟武陵渔”,诗人表示辞官后,就打算像东汉隐士王逸那样隐居起来,过一种渔翁的生活。

三、四两句写退居后的情景:“洞口桃迷径,门前柳拂车。”这里描写了诗人退居后的田园景色,“洞口桃”和“门前柳”是诗人所爱之物,也是诗人退居后所居之地的小景,它表现了诗人退归田园的闲适之情。“桃迷径”是说桃花开得漫无边际,把道路都遮住了,“柳拂车”是说门前的柳树枝条随风飘动,拂着车子。这些景物描写,既衬托出环境的幽雅恬静,也烘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

五、六两句写退居后的情趣:“羡兄清境惬,吾亦欲焚鱼。”这里的“欲焚鱼”是指《庄子·外物》篇中的故事,据说楚狂接舆在孔子面前唱“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孔子曰:“然!吾今则张耳而听矣!”接舆曰:“丘闻至仁矣,至诚矣,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贤人必入。舜帝将假于夏后之朝。孰能御之?”孔子对曰:“善哉,善哉!虽然,其细已甚矣!夫胡为乎遑遑欲投人以取先著乎?将恶乎察察营营以求封乎?”(《庄子·外物》)接舆认为,圣人应该追求的是至诚,而不是至仁,而且要能够预知未来的变化,但孔子认为这种观点过于拘泥,不合于圣学。诗人引用这一典故,表明自己的志趣在于清静无为,远离世俗纷争,并以此表达自己对当时政治腐败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喜爱。

整首诗以问答的形式,表达了诗人从宦海沉浮到归隐田园的心路历程,语言平易自然,清新俊逸,体现了陶渊明特有的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