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屋青嵓畔,空林明月初。
图书兼汉篆,鸡犬是秦馀。
木客谙人语,园丁进野蔬。
兴来欣命酌,莫遣绿尊虚。

【解析】

此诗写景,以月夜为背景,描写小桃源的宁静幽美。首联“古屋”、“青嵒畔”,写出了小桃源的古朴幽静;“空林”、“明月初”写出了月光的明亮皎洁。颔联两句用典,“图书兼汉篆”指书卷、典籍;“鸡犬是秦馀”指鸡犬之声,秦地多竹木,所以声音也像在奏乐一样。颈联两句写园丁与木客相交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末联写饮酒赋诗,表达了主人的喜悦之情。

【答案】

译文:

古老的屋子傍着青山,月光下只有几株高大的树木。

书房中有书籍也有汉隶铭文,院中鸡鸣狗吠声声清脆。

木客们懂得人话,园丁们进山采来野蔬。

兴致上来时喜欢开怀畅饮,不要辜负绿瓶中的佳酿美酒。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元代诗人王冕隐居期间。诗人借对小桃源景物和人物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感慨。

诗的开头二句点出小桃源的地理位置。“古屋”、“青嵒畔”,写出了小桃源的古朴幽静;“空林”、“明月”则写出了月光的明亮皎洁。接着,诗人把读者的视线从外部景色转移到了小桃源的内部环境上。“图书兼汉篆”,“鸡犬是秦余”,分别用典,既表明了小桃源的藏书丰富,又表明了它的居民来自不同的地域。这样,小桃源的自然环境和居住条件就得到了具体的描述。而“鸡犬是秦余”一句,则更突出了这个小桃源的与众不同之处。因为秦地多竹木,所以声音也像在奏乐一样。这样,读者就不难理解作者何以要写这两句诗的原因了——他之所以要强调这一点,是因为他想说明小桃源远离尘世、超然物外的意境。

第三四句则是对小桃源内部环境的进一步刻画。“木客谙人语”,指的是那些善于山林生活的隐者,他们能够听懂人们的话语,并和他们交朋友;“园丁进野蔬”,则是说园丁们能采到各种各样的野菜。这样,小桃源里的居民和外来者之间的关系就显得更加融洽了。

最后两句则是全诗的重点。诗人在这里不仅表现了他对小桃源的喜爱之情,而且表明了他渴望过这种生活的心情。“兴来欣命酌”,意思是说,一旦高兴起来,便欣然地斟酒作乐;“莫遣绿尊虚”,则是说,不要让绿色的酒樽空着,即不要放过喝酒的机会。

整首诗语言质朴平易,但意境深远,富有情趣。它不仅生动地描绘了小桃源的美丽景色和优美环境,而且通过这一优美的环境,表现出了作者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的生活理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