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沙,风高沙阔天无涯。
红云画舫摇双橹,宦游几见芦花飞。
芦花飞,映晴雪,身世飘零不须说。
四海皆兄弟,无端对面分秦越。
丈夫莫学冷暖情,襟怀磊落肝胆明。
明朝去作朱幡守,万树巴山隔帝京。
回首长风沙外程。
【注释】
长风沙:指黄河边长风县的沙丘。
宦游:出外做官。
芦花飞:形容黄河边飘荡着的芦花。
四海皆兄弟:天下的人都是朋友。
无端:无缘无故。
丈夫莫学冷暖情:男子汉大丈夫不应该学那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
襟怀磊落肝胆明:胸怀坦荡,光明磊落。
朱幡:红色的旗子,这里借指官府,表示守卫的意思。
万树巴山隔帝京:万顷的巴山隔断了皇帝的京城。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通过描绘长风沙的景色和作者对友人的勉励,表现了作者豁达豪迈、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远行的良好祝愿。
起句点题,点出了送别的地点“长风沙”。接着写景。首联两句写景,描写了一幅苍茫辽阔的边塞风光图。“风高沙阔天无涯”是说风沙弥漫,天与地之间一片茫茫,没有边际。“红云画舫摇双橹”,是说有一艘红颜色的画舫在风沙中摇摇摆摆,仿佛是两个摇橹的人。“映晴雪”“身世飘零不须说”,是说这一幅苍茫的边塞风光,也映照了诗人自己的身世飘零。诗人用“映晴雪”这一形象的画面,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悲凉和无奈。“身世飘零不须说”,是说诗人的身世已经飘零,无需再说。
诗人又写了一个场景:“四海皆兄弟,无端对面分秦越。”意思是说,虽然四海之内都是朋友,但有时候却不得不像对待秦国和越国那样敌对。这一句是说世事复杂,有时人们之间会因为一些误会而产生敌对情绪。“无端”一词,既表明了这种敌对并非出于恶意,也暗示了人们常常因为一些小事而产生矛盾和误解;而“分秦越”则是指人们常常会因为地域、种族、信仰等方面的不同而产生敌对态度。这一句既是对前文的一种补充,又是对整个诗歌主题的深化。
然后是第二联。“丈夫莫学冷暖情,襟怀磊落肝胆明。”意思是说,男子汉大丈夫不应该学那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襟怀磊落肝胆明”,是说胸怀坦荡,光明磊落。这里的“磊落”一词,既指人的心胸宽广,也指人的品质高尚;而“肝胆明”则是说人的心灵纯洁无暇。这两联是说诗人鼓励友人不要过于在意自己的情绪变化,要拥有一颗广阔的胸怀和一颗纯洁的心灵。
第三联是全诗的重点部分。“明朝去作朱幡守,万树巴山隔帝京。”意思是说,明天你将要去作朱幡守,巴山万树隔帝京。这里的“朱幡”一词,既指一种旗帜,也指朝廷的象征。这里的“巴山”是指四川一带的山脉;而“帝京”则是古代帝王居住的地方。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明天你将要成为朝廷中的一员,远离家乡去守卫边疆。这一句既是对友人即将离去的祝福,也是对友人未来生活的期许。
尾联。“回首长风沙外程。”意思是说,回首间,长风沙外已是另一番景象。这里的“回首”,既可以理解为对过去的回顾,也可以理解为对未来的期待。而“长风沙外程”则是说回首间,已经来到了长风沙外的地方。这一句是说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依依不舍,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祝福。
整首诗通过对长风沙的描绘和对友人的勉励,展现了诗人豁达豪迈、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远行的良好祝愿。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以及人们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