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谷夏已深,槐柳阴初合。
清昼落花风,禽声自相答。
【注释】
清阴谷:山名。在今河南济源县西北四十里处。
幽谷:幽深的山谷。
夏已深:夏天已经很深了。
槐柳阴初合:槐树和柳树的枝叶开始茂盛。
清昼落花风:晴朗的白天,飘落的花瓣被风吹起。
禽声自相答:鸟鸣声互相回答。
【赏析】
此诗是五律组诗《题沈公济山居》中的第二首,写山居幽静之景。全诗意蕴深远,语言简练。前二句写山居之幽美;后二句写山居之宁静。
第一联“幽谷夏已深,槐柳阴初合”:幽谷,指幽静的深谷,即诗中所说的“山居”。这里以“夏已深”突出季节,以“幽谷”突出位置,用意在于强调其幽静、僻远。“夏已深”,点出时令,暗示作者来此避暑;“幽谷”,点明地点,表明这是隐居之所。“槐柳阴初合”,写山居之景,点出季节,渲染气氛。“槐柳”为山中植物,夏日里,槐树和柳树都长得郁郁葱葱。“阴初合”写出此时槐柳叶茂密成荫,说明夏季已经到来。“初”是刚开始,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推移的敏感。
第二联“清昼落花风,禽声自相答”:清昼,指晴朗的白天,点出时节;落花风,写春去夏来之景,也表现了诗人对时间的敏感。“禽声自相答”:禽,指鸟;“答”,应答。“禽声自相答”,意思是山居之中鸟语花香,鸟声相互应答。这里既写出了山居之美,又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山居生活的小诗,描绘了山居生活的美好。全诗语言清新质朴,意境优美,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