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载编摩近紫宸,一朝归省出成均。
马周辞阙丹心在,莱子趋庭彩服新。
山店酒香寒驻马,江亭月色暮留人。
东风又绿瀛洲草,回首乡园总是春。
解析:
诗句及翻译:
- 五载编摩近紫宸,一朝归省出成均。
- “五载”: 五年的光阴。
- “编摩”: 编辑、撰写。
- “紫宸”: 皇宫中的地方,常用来指代皇帝。
- “一朝”: 突然。
- “归省”: 回家探望父母或亲戚。
- “出成均”(“出”是离开的意思): 从学校(即成均,古代的学校名)出来。
- 马周辞阙丹心在,莱子趋庭彩服新。
- “马周”: 唐朝人,曾任宰相。
- “辞阙”: 离开朝廷。
- “丹心”: 忠诚的心。
- “莱子”: 此处指马周,因为马周是山东莱州人。
- “趋庭”: 向父亲学习的行为。
- “彩服”: 彩色的衣服,这里可能指的是新的官服。
- 山店酒香寒驻马,江亭月色暮留人。
- “山店”: 山区的客栈。
- “酒香”: 酒的味道。
- “寒”: 表示天气冷。
- “驻马”: 停下来。
- “江亭”: 江边的亭子。
- “月色”: 月亮的光芒。
- “暮留人”: 到了晚上留下的人。
- 东风又绿瀛洲草,回首乡园总是春。
- “东风”: 春风。
- “瀛洲草”: 传说中的地方,可能是一个虚构的名字,用来象征春天的生机。
- “回首”: 回头看。
- “乡园”: 家乡和园林。
- “总是春”: 无论何时何地,春天始终存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监生在离开京城到故乡的路上所经历的景象和感受。诗中通过对比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对时光变迁的感慨。
首句“五载编摩近紫宸,一朝归省出成均。”反映了作者在京城工作的五个年头以及他突然回到家乡的经历。这里的“编摩”和“紫宸”都暗示了政治和权力中心,而“一朝”则强调了这种改变带来的突然性和重要性。
第二句“马周辞阙丹心在,莱子趋庭彩服新。”则是以历史人物马周和莱子为喻,表达了作者虽身处高位但内心依旧忠诚不变的决心。这里的“丹心”和“彩服”都是形容人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品质,而“趋庭”则进一步强调了学习和追随前辈的重要性。
接下来的三句“山店酒香寒驻马,江亭月色暮留人。”通过描写山中的小店和江边的亭子,传达了作者旅途中的感受。这些场景虽然美丽,却也让作者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特别是“暮留人”,更是表达了一种不舍和留恋。
最后一句“东风又绿瀛洲草,回首乡园总是春。”以春天的象征性景象结束全诗,表达了无论身在何处,家乡始终如春天般美好和令人怀念的主题。这里的“东风”不仅指自然界的风,也象征着希望和新生的力量。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以及对时间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