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漠风霜过暮年,独怜长路去绵绵。
一家数口笼沙外,千里孤辀雁碛边。
听断胡笳惊陇月,敲残刁斗见炊烟。
儒冠且莫轻抛掷,早晚徵书下九天。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要点,赏析诗句作用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古诗大意的基础上,结合各个选项的相关语句,仔细分析正误,然后作答。此题要求学生对全诗内容进行把握,然后逐句进行概括即可。“朔漠风霜过暮年”,点明送别之地,写出了塞外荒寒的环境。“独怜长路去绵绵”,表达了诗人对卞都昌的同情和惜别之情。“一家数口笼沙外,千里孤辀雁碛边”,写卞都昌离开家乡远赴他乡,家人在沙外等候的情景,突出了家眷的思念。“听断胡笳惊陇月,敲残刁斗见炊烟。”描绘了边地夜晚的景象,烘托出边关荒凉、寂寞的氛围。“儒冠且莫轻抛掷,早晚徵书下九天”是勉励之意。
【答案】
(1)“朔漠”:指北方沙漠地带,这里指代塞外。“风霜过暮年”,点明送别之地,写出了塞外荒寒的环境。(2)“独怜”:同情。“长路”:漫长的路程,表达自己对卞都昌的同情和惜别之情。(3)“沙外”:沙场之外,即军营之外。“雁碛”:指边塞之地。这两句写卞都昌离开家乡远赴他乡,家人在沙外等候的情景,突出了家眷的思念。(4)“胡笳”“陇月”“炊烟”,描绘了边地夜晚的景象,烘托出边关荒凉、寂寞的氛围。(5)“儒冠”:读书人戴的帽子,这里指代卞都昌。“徵书”:古代征召士子入京应试的文书。这两句是勉励之意,希望卞都昌不要轻言放弃学业,早日得到朝廷的征召,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