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当俊杰,要剑入南闽。
夜逻龙溪外,秋吟海岛滨。
青山围镇市,画戟拥诗人。
群盗知先遁,禁书好更亲。

谢缙的《送葛南伯之洪澹巡检》是一首充满豪迈气概和深沉情感的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葛南伯英勇无畏的形象以及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蜀中当俊杰:在蜀中(即四川地区),涌现出了众多杰出的俊杰人物。
  2. 要剑入南闽:葛南伯手握利剑,立志进入南闽之地(即福建)发展。
  3. 夜逻龙溪外:夜晚,他在龙溪之外的地方巡逻,警惕着周围的安全。
  4. 秋吟海岛滨:秋季,他漫步在海岛的边缘,感受着海风和诗意。
  5. 青山围镇市:青山环绕着小镇和市场,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庄重的感觉。
  6. 画戟拥诗人:画家般的戟卫围绕着诗人,彰显出诗人的才华与地位。
  7. 群盗知先遁:盗贼们知道葛南伯的先见之明,因此选择了先行逃跑。
  8. 禁书好更亲:对于禁书,葛南伯更加珍惜,因为它与他的事业息息相关。

结合这首诗的内容,可以进一步探讨其艺术特色和文化背景。谢缙的诗歌风格豪放不羁,语言简洁有力,充满了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通过对葛南伯这一角色的塑造,展现了一位英雄的豪情壮志及其对国家的忠诚。

这首诗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一些特点。当时,明朝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文人墨客常常通过诗文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忧国忧民之情。谢缙的这首诗或许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旨在激励人们为国家的安定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送葛南伯之洪澹巡检》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它记录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和文化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的社会风貌和文人的思想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