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穿晴瀑悬林白,树滴寒岚堕石青。
天目旧程行颇惯,马头秋色落云屏。
注释:瀑布从高处直泻而下,在晴天形成一道白色的飞瀑,瀑布的水流撞击到树枝上,形成了寒气四溢的岚气,落在石头上形成青色。天目山的路程我已经走过很多次了,马头山的秋天景色如同落在地上的白云一般。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景图,诗人通过对色彩、声音、动态等的描写,生动地再现了秋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崖穿晴瀑悬林白,树滴寒岚堕石青。
天目旧程行颇惯,马头秋色落云屏。
注释:瀑布从高处直泻而下,在晴天形成一道白色的飞瀑,瀑布的水流撞击到树枝上,形成了寒气四溢的岚气,落在石头上形成青色。天目山的路程我已经走过很多次了,马头山的秋天景色如同落在地上的白云一般。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景图,诗人通过对色彩、声音、动态等的描写,生动地再现了秋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译文】 在丹阳道中,我停留了两日,十年来一直在外漂泊。如今我已年老体衰,前途渺茫,人生如飘零之叶易逝。山川草木,人事变迁,旧迹已不可追。花儿鸟儿也似懂得人世的沧桑。趁我还年轻,趁东海未干,借船渡海,摆脱尘世羁绊。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出使东都时所作,是一首即景抒怀之作。诗人以旅途为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时光流逝、世态炎凉等的感慨。
【注释】 1. 行色春增艳:春天的景色使出行的人更加艳丽。 2. 离心路与岐:离别之时,道路分岔。 3. 雨:细雨,绵绵不绝。 4. 芜草:野草。 5. 来燕:归来的燕子。 6. 交社:聚会。 7. 分蚕:养蚕。 8. 正及时:正好是时候。 9. 到家新酿熟:家中有新酿的酒。 10. 花下有尊移:在鲜花下斟酒赏花。 【赏析】 这是一首写离愁别绪的作品。诗中通过描写送别的场景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华镇移金齿,清标想玉颜。 - 解释: 华镇(地名)迁移到金齿,清标(指人的品质或形象)让人联想到玉般的面容。 - 注释: “华镇”可能指的是某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地名,这里用来借代一个地方。“金齿”可能是指金齿国的都城,一个富有的地方。而“清标”则形容人的高洁品质或美丽容颜。 - 赏析: 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对方高尚品质的赞赏,同时寄托了深厚的情感。 2.
废庙 江南多庙宇,处处倚山开。 香火村翁主,松杉野鹤来。 土墙支段木,石磴上青苔。 鼓吹斜阳里,人家赛社回。 注释: 1. 江南多庙宇,处处倚山开:江南地区的寺庙很多,每个寺庙都依山而建。 2. 香火村翁主,松杉野鹤来:庙里的僧人负责烧香拜佛,松树和杉树的鸟儿也会飞来。 3. 土墙支段木,石磴上青苔:庙里的墙壁是用泥土做的,上面铺着一段段木头;石梯上长满了青苔。 4. 鼓吹斜阳里,人家赛社回
枕簟浑无暑,园林占蚤秋。 荷风晚池静,槐雨夜堂幽。 药裹依频简,书签散不收。 虬髯先着雪,今巳渐侵头。 注释: 1. 枕簟:枕头和席子。浑无暑:全然没有暑热的感觉。 2. 园林:《楚辞·九歌》中有“沅有芷兮澧有兰”,这里泛指庭院。 3. 占:占据,占有。蚤秋:早春时节。 4. 荷风:荷花的风。晚池:傍晚时分的池塘。 5. 槐雨:槐树的雨。夜堂:夜晚的厅堂。 6. 药裹:包裹着药物的袋子。依:依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在一次散步时,看到傍晚时分的景色,有感而发所写。下面是逐句的注释和赏析: 1. 伐斧鸣前崦,巡金响近村。 - “伐斧”:指的是砍柴的动作。 - “鸣前崦”:声音传到了前面的山坳。 - “巡金”:这里可能是用“巡行”的谐音或意象来描述声音传播的样子。 - “近村”:接近村庄的地方。 2. 西风摧木叶,落日下柴门。 - “西风”:秋风。 - “摧木叶”:指秋风吹过
【注释】 苎(zhú):用苎麻纺织的细布。理:整理。黄紬(chóu):黄色生丝布。月华:月光。云掩镜:云遮掩着镜子,指月亮在云里,看不见了。渠:他。石绣:石头上生长的苔藓,形容苔藓密布。招寻:邀请、召唤。 【赏析】 晚春时雨绵绵,作者闲居无事,遂作此诗以自遣。 起句“白苎辞新服”,写自己辞别了新衣,换上了白苎。“白苎”是淡青色的细布,质地柔软而洁白,这里代指自己的素朴的生活
【注释】 刘穆之:东晋大臣,曾任南康太守。萃芳亭:在今南京市秦淮河南岸,为东晋时期刘穆之所建。 倚石厌花气,漱泉怜水香:靠着石头(欣赏)花儿的香气,漱口(欣赏)泉水的清香。厌:通“餍”,满足。怜:爱怜。 欲留红日下,先占绿阴凉:想留在红日的余辉下,就先占有那片绿色的荫凉。占:占取。 客醉沾席,官贫书满床:客人喝醉了酒,沾湿了坐席;我官小职卑,家中书籍多到床上堆满了。沾:沾湿。 老便寻乐境
解析 诗句释义: 1. 金屋人堪贮 - 这里比喻徐子仁如同珍宝般珍贵,能被妥善收藏。"金屋"通常指代富裕或高贵的人,而"可贮"则意味着能够妥善地收藏、保护。 2. 银灯客竞豪 - "银灯"可能指的是夜晚的灯光,这里用来形容徐子仁在宴会上显得格外耀眼和引人注目。"客竞豪"表达了宾客之间为了显摆而相互竞争的场景。 3. 舞轻帘外柳 - 通过描绘轻舞的柳枝,诗人表达了宴会中舞蹈轻盈、欢快的氛围
这首诗描述了朱永年游览金山寺的情景。首句“君上金山寺”,表明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之情。第二句“还吟张祐诗”,则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相互理解。接下来的四句则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感慨。 “空门无俗境,人世有闲时”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对佛门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注释】瀹:泡茶 磁:古陶瓷器。 枕流亭:在杭州西湖孤山北麓,有亭曰枕流。 败荷:残败的荷叶。 赏析: 《睡起口占》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以写景抒情为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以及内心的愉悦感受。首句“茶瀹花磁洗睡魔”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观,茶水在花瓷中沸腾,如同洗去了睡梦中的疲惫和困扰;第二句“枕流亭上暮凉多”则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在枕流亭上的观感,夕阳西下,凉风习习
湘江风雨画竹 云深兰露泣双鬟,獭髓流香翠点斑。 一望苍烟三万里,不知何处九疑山。 注释: 1. 云深兰露泣双鬟:云雾缭绕,兰花上露水滴滴落在鬟发上,仿佛在哭泣。 2. 獭髓流香翠点斑:像獭(一种水獭)的骨髓一样流淌出香气,翠绿色的斑点点缀在毛发上。 3. 一望苍烟三万里:远远望去,一片苍茫的烟雾延伸三万里。 4. 不知何处九疑山:我找不到哪里是九疑山。 赏析:
【注释】 辞:离开,告别。 汤希达周叔谨:浙江人名,作者的朋友。 菱湖:在浙江湖州府城内。 柳岸:指湖边柳树成行的地方。水禽:水中的鸟。 野鹤沙凫:野鹤、沙鸭。 恨不齐:指它们叫声没有协调一致。 篷窗:船上的窗户。 过塘西:从湖的东面经过。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离浙江时写给朋友的。诗中描写了离别之际湖上景色和心情:湖上的鸥鹭,水边的芦苇,船窗外的晴雨变化,都在诗人笔下栩栩如生,充满了生活气息
【注】 墨芙蓉:用墨汁画的荷花。芙蓉:荷花的美称。 紫毫濡染墨淋漓,木末孤搴诵楚辞。 蘸上浓黑的笔尖,沾满墨水,在纸面上画出了一朵荷花。 【译文】 墨汁濡染着宣纸,写出了荷花的倩影。 笔锋蘸上浓黑的墨水,在纸上挥洒出一朵朵荷花来。 【赏析】 此诗为写景抒情诗,诗人以“墨芙蓉”作比,描绘出一幅水墨画。首句“紫毫濡染墨淋漓”,是说用浓重的墨水在纸上画荷花,笔力饱满,色彩浓重,充分体现了中国画的特点
诗句解析与注释: - “愁搴木末吊沈湘”:这句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秋天的林中,面对凋零的芙蓉,内心充满忧愁和伤感。这里的“搴”(qian,拔取)指的是采摘芙蓉花,而“木末”则可能是指树木的顶端或树梢。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生命的无常和短暂的感慨。 - “万古江流怨与长”: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景象的永恒。诗人通过将江流比作一个永不停歇的诉说者
注释: 水仙花:水仙花盛开时,香气四溢,令人心旷神怡。在古代诗歌中,水仙花常被用来象征纯洁、高雅的品格。 两娥湘浦倚秋清,九处峰峦九系情。 注释:这里的“两娥”指的是两位美丽的女子,湘浦则是湘江之滨,秋天的景色显得更加清冷。这里的山峰连绵不绝,就像两条娥带上系着情感一样。 玉露半空明月冷,西风吹落佩环声。 注释:玉露象征着清新的早晨,半空中飘浮着明月,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西风轻轻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