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不解愁,长信春光老。
宫娥已白头,尚折宜男草。
史谏议园亭杂咏七首·其七 萱
东风不解愁,长信春光老。
宫娥已白头,尚折宜男草。
注释解析
- 东风不解愁:这里的“东风”可能指的是春天的风,它象征着温暖和生机勃勃。然而,诗中的“不解愁”表达了一种对春天美丽景色的无奈感受,即尽管春天来临,但人们仍感到忧愁,可能是因为内心的烦恼无法得到解脱。
- 长信春光老:“长信”可能是指宫中的长信宫灯或者长信宫灯下的女子。这里用“春光老”形容长信宫灯中的景象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和活力。
- 宫娥已白头:“宫娥”是指宫廷中的女官或者宫女。“已白头”意味着这些女性已经年纪较大,头发已经变白。这个词语描绘了一个凄凉的场景,可能是在暗示这些女性的青春已逝,或是她们经历了许多辛苦和劳累。
- 尚折宜男草:“宜男草”是一种寓意生育和吉祥的植物。“尚折宜男草”意味着尽管这种草有美好的寓意,但在这里被折断了,可能预示着某种不幸或不吉利的事情即将发生。这也可能是对那些因各种原因而未能如愿以偿的人的一种比喻。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东风”、“长信”等春天景象的描述,以及“宫娥”、“宜男草”等元素的运用,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情绪和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诗人通过这些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的画面,反映了古代宫廷生活的艰辛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逝和美好事物的珍视之情。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古典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