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藻诗葩墨尚浓,匆匆岁月识题封。
床头遗纸无残蠹,砌角哀声有断蛩。
千里燕南来远道,故人江左是同宗。
锦囊灯下频披阅,不觉秋襟泪点重。
注释:
翰藻诗葩墨尚浓,匆匆岁月识题封。 —— 翰藻诗花墨色浓,匆匆岁月中识题封。
床头遗纸无残蠹,砌角哀声有断蛩。 —— 床头遗留下的纸张没有虫蛀痕迹,墙角哀伤的蟋蟀叫声在耳边响起。
千里燕南来远道,故人江左是同宗。 —— 千里之外燕子飞向北去,老朋友就在江南一带。
锦囊灯下频披阅,不觉秋襟泪点重。 —— 在灯光下频繁翻阅锦囊,不知不觉间秋天的衣襟上滴下了泪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亡诗,表达了作者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
首句“翰藻诗葩墨尚浓”,描绘了一幅诗人笔下的翰墨画卷,色彩斑斓,墨香四溢。这里的“翰藻”指的是文人的文采,“诗葩”则是指诗歌之美,而“墨尚浓”则表明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次句“匆匆岁月识题封”,诗人感慨时光荏苒,岁月如梦,而自己却无法辨认当年书写的题签。这里既表现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也透露出他对逝去亲人的无限思念。
第三句“床头遗纸无残蠹”,描述了诗人在家中翻找遗物的情景。他发现床头的纸上没有虫蛀的痕迹,这让他感到惊喜,同时也勾起了他的回忆和感慨。
第四句“砌角哀声有断蛩”,诗人注意到墙角传来的蟋蟀叫声,似乎在诉说着什么。这里的“砌角”指的是屋檐下的角落,“断蛩”则是指蟋蟀的声音中断了。诗人通过对蟋蟀叫声的描述,表达了他对逝去亲人的哀思和怀念。
第五句“千里燕南来远道”,诗人感叹燕子飞向北去,暗示着他的亲人已经远离家乡,生死两茫茫。这里的“千里燕南”指的是遥远的北方,而“来远道”则表示了燕子的迁徙之路漫长而艰难。
第六句“故人江左是同宗”,诗人回忆起与逝去亲人的往事,他们在江南一带有着共同的血脉和文化。这里的“江左”指的是江南地区,而“同宗”则表示了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和家族联系。
最后一句“锦囊灯下频披阅”,诗人在灯下翻阅锦囊,寻找着与逝去亲人有关的线索和回忆。他沉浸在对逝去亲人的回忆中,无法自拔。
整首诗以诗意浓厚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哀思之情,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他对亲情的珍视和对逝者的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