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地寒风满面尘,荒烟白草旧通津。
晏安酖毒俱亡国,可但西施解误人。
在盛赞苏州山明水秀、风物清雅的美景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无限眷恋和不忍离开此地的心情。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 整体理解:
- 诗歌主题:诗中表达了对苏州自然景色的热爱和留恋。
- 情感表达:通过对比“寒风满面尘”和“水光潋滟晴方好”,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 逐句释义:
- 首联:描述了苏州的自然风光,“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这句描绘了诗人行至盘门时,所见的明媚景色和突如其来的细雨,展现了苏州的自然之美。
- 颔联:“晏安酖毒俱亡国,可但西施解误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苏州历史变迁的感慨。一方面,他认为苏州曾是因安逸而灭亡的国家,另一方面,他批评了西施的美貌被误用为祸国的手段。
- 关键词解释:
- 晏安鸩毒:指因贪图安逸而沉溺于享乐而导致灭亡的国家,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看法。
- 西施解误人:西施是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传说因其美色而引起吴王夫差的猜忌,最终导致吴国的灭亡。这里借指历史上因美色而误国的例子。
- 赏析:
- 艺术手法:诗中使用了对比和借古讽今的手法,通过描绘苏州的自然美景与其政治上的兴衰变化进行对比,既赞美了苏州的自然美,又批评了统治者的骄奢淫逸。
- 情感表达:诗人在赞美苏州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深深忧虑。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具有深刻的历史感和现实意义。
《过苏州 其七》不仅是一首赞美自然美景的诗歌,也是一首蕴含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的作品。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苏州的自然风光与历史变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他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和不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