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问前路,度溪望千峰。
晓雨送薄寒,碧嶂回秋容。
人言秋思悲,我爱山色浓。
归兴傥如此,宦情浑已慵。
故园黄菊花,正及茱萸钟。
佳节不负人,江海愧浮踪。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诗内容概括、情感分析等;然后把握全诗思想内容,包括景、情、理等内容;最后结合诗歌手法及语言特色进行赏析。

“九月六日早发新化”,这是说诗人在九月初六这天早上就启程从新化出发了。

“出郭问前路,度溪望千峰”两句是说诗人出了城,向前方探问道路,又渡水过桥远望千重山峰。“出郭”“度”是点明地点的词语,“问”“望”是动词。“千峰”是名词。诗人在出城后,先问路而后远望千重山峰。

“晓雨送薄寒,碧嶂回秋容。”两句是说早晨的细雨送来了微凉的气息,碧绿的山岭好像在迎接秋天的到来。“晓雨”是名词,“薄寒”“春容”是名词。“送”“迎”是动词,“碧嶂”是名词,“回”是动词。

“人言秋思悲,我爱山色浓。”两句是说人们常说秋天使人感到悲伤,而我却喜欢这浓浓的山色。“人言”“我爱”分别是代词和主谓结构,“思悲”“山色浓”分别是形容词和名词。

“归兴傥如此,宦情浑已慵。”两句是说我的归隐之心如此,所以官场上的厌倦也由此而生。“归兴”“宦情”分别是代词和偏正结构,“傥如此”“浑已”分别是副词和连词。

“故园黄菊花,正及茱萸钟。”两句是说家乡的菊花正开得旺盛,正好到了插茱萸的时候。“故园”“黄菊”分别是代词和名词,“正及”“正”是副词和连词。“茱萸钟”是名词。

“佳节不负人,江海愧浮踪。”两句是说佳节不辜负别人,但我却愧对江海漂泊无定的游子生活。“佳节”是代词,“江海”是名词,“浮踪”是名词。

【答案】

九月六日早发新化

出郭问前路,度溪望千峰。

晓雨送薄寒,碧嶂回秋容。

人言秋思悲,我爱山色浓。

归兴傥如此,宦情浑已慵。

故园黄菊花,正及茱萸钟。

佳节不负人,江海愧浮踪。

译文:

九月六日清晨我从新化出发。

走出城外我问去往何方?又渡江过了小溪远远眺望那连绵不断的山峰。

清晨的细雨送来了微凉的气息,碧绿的山岭好像在迎接秋天的到来。

人们常说秋天使人感到悲伤,而我却喜欢这浓浓的山色。

我的归隐之心如此,所以官场上的厌倦也由此而生。

家乡的菊花正开得旺盛,正好到了插茱萸的时候。

佳节不辜负别人,但我却愧对江海漂泊无定的游子生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