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调促情苦悲,长歌引愁无绝期。
短声欲尽长声续,似是荆山人泣玉。
悲哉荆山泣玉人,但知贵玉不贵身。
纵令哭尽歌堪听,何异春花委路尘。
古称悲歌可当哭,伤心如中金石镞。
更不必听蔡琰笳,又不必听渐离筑。
长歌飘扬彻九天,短歌呜咽入九泉。
徒言歌哭两情异,谁知歌声尤可怜。
诗句释义
1 长歌续短歌 - 描述了一种音乐风格的转变,从短歌的快速悲伤转变为长歌的持续哀愁。
- 短歌调促情苦悲 - 描述短歌的音乐特性,即节奏急促、情感深沉、充满悲伤。
- 长歌引愁无绝期 - 描绘了长歌带来的无尽忧愁和悲伤情绪。
- 短声欲尽长声续 - 表达了短歌的旋律即将结束,而长歌则继续延伸下去,形成一种悲伤的情感延续。
- 似是荆山人泣玉 - 用“荆山泣玉”形容歌声中蕴含的深厚情感,如同哭泣的人用手中宝贵的玉石表达悲痛。
- 悲哉荆山泣玉人 - 赞叹那些能够通过歌声表达深刻情感的人,他们如同荆山中的玉石般珍贵。
- 但知贵玉不贵身 - 强调人们只注重珍视宝玉本身,而不顾及自己的价值和尊严。
- 纵令哭尽歌堪听 - 即使在无尽的悲伤之后,歌声仍然值得倾听。
- 何异春花委路尘 - 将歌声比作春天凋落的花朵,落在尘土之中,比喻其最终被遗忘的命运。
- 古称悲歌可当哭 - 古代常以悲歌代替痛哭,说明悲歌在表达悲痛方面的力量和价值。
- 伤心如中金石镞 - 形容内心的痛苦像击中金石一样坚硬和难以愈合。
- 更不必听蔡琰笳 - 认为不必去听蔡琰的笳声,因为那只会增添悲伤。
- 又不必听渐离筑 - 也认为不必去听渐离的筑琴声,因为那会加重悲伤的情绪。
- 长歌飘扬彻九天 - 描述长歌在空中飘扬,仿佛触及了天际。
- 短歌呜咽入九泉 - 短歌的声音低沉而哀伤,仿佛渗入地下。
- 徒言歌哭两情异##谁知歌声尤可怜 - 虽然表面上看似歌与哭是两种不同的情感表达,但实际上歌声所传达的情感更加深刻和让人心疼。
译文
短歌急促且悲哀,长歌却带着无尽的忧愁。短声即将消失,长声便接续着,就像荆山中的人用泪滴出美玉。悲伤啊,那些能以歌声表达内心悲痛的人,只知道珍惜玉的价值,却不重视自己的身体。即使泪水流尽,歌声依然值得聆听,哪像春天的花落得那么轻易,被尘土掩盖。古代常说,悲切的歌声可以当作痛哭使用,表达内心的痛苦就像击中金石一般坚固。不要再听了蔡琰的笳声,也不要去听渐离的筑琴声了,因为那样只会使心中的悲伤更甚。长歌在空中飘荡,直至触及九天之高;短歌低吟,仿佛深入九泉之下。我们常常认为歌与哭是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但谁能想到,真正令人心疼的还是那歌声。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音乐风格和情感的对比,展示了诗人对音乐和情感的深刻理解和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通过荆山哭泣的玉石、春花落入尘土等意象,生动地表达了歌曲在表达悲伤时的力量和深度。同时,诗人也批判了人们对于物质价值的执着,以及对个人尊严的忽视。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人性、情感以及社会价值观的深刻反思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