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程过百里,天色已黄昏。
客问溪头馆,农归树里村。
鸡豚各篱落,烟火几柴门。
乘夜求安枕,桐林上绿原。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主要通过理解诗中的关键句子来把握。“数程过百里,天色已黄昏”是诗人在宿永峰时的情景,意思是说:经过几十里路才到达宿地,天已经快黑了。“客问溪头馆,农归树里村”,这是诗人的想象,意思是说:客人问有没有客栈,农民回答有,就在树丛中的村庄里住下。“鸡豚各篱落,烟火几柴门”,这是诗人看到的景色,意思是说:鸡狗在各自的篱笆里,炊烟缭绕着几扇柴门。“乘夜求安枕,桐林上绿原”是作者的想象,意思是说:趁着夜色寻求一床好梦,在桐树林的上方找到了一个绿色的地方。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永峰县境内旅行的所见所感。开头两句写旅途劳顿,时间很长才到达宿地,傍晚了。接着三、四句写宿地的景物,“客问”两句是诗人的想象之词,“树里村”是作者虚构之地。五、六句写夜晚的景致,“烟火”两句描写了农家生活的情趣。最后两句写自己的愿望。整首诗情景交融,富有生活气息。
【答案】
译文:
过了几十里路,才到永峰县,天色已晚。客问哪里有客栈,回答说:农人在树木里的村落中住下。
鸡犬都在自己的篱笆里,炊烟缭绕几扇柴门。趁夜色寻找安眠之所,在桐树林的上方找到一个绿色的小窝。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记叙了诗人在永丰途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前四句交代行程和时间,后四句描写宿处环境。全诗句法自然流畅,情真意切,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淡远,给人以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