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皇既定鼎,上国勤灌输。
汶流久湮绝,负载劳牛车。
戴村一以坝,分水开龙渠。
畚锸不再举,天府盈仓储。
谁建平成烈,共城宋尚书。
挽彼澶漫流,盈盈归尾闾。
至今会通河,俎豆分庭除。
白英获侑食,流庆及馀胥。
【赏析】
这首诗是颂宋尚书的。诗中先写汶水久已湮绝,宋尚书建坝引渠,使汶水流经戴村,然后分水开龙渠,使洪水归流,最后挽澶漫流,使之盈盈归尾闾。诗以流水为喻,写宋尚书治水有功,功绩卓著于当时,受到人们的称誉和敬仰。
首联点明宋尚书治水的功绩,文皇既定鼎,上国勤灌输。文皇就是唐太宗;文皇定鼎,即平定天下。太宗时,全国统一。“上国”指唐朝,这里指代国家。“勤灌输”,意指勤加灌溉,使庄稼生长茂盛。
颔联写宋尚书治理汶水的事。汶流久湮绝,负载劳牛车。汶水在唐时曾湮没无迹,后经过宋尚书的治理,又重新流入大河。“汶流”指汶水。“久湮绝”指汶水曾长时间淹没于地下。汶水载重,需要“牛车”来运输。牛车是用牛拉的车,用牛拉车的目的在于减轻人力的负担,因为牛拉车比人力拉车更省力。“负载”,指装载。这里指用牛来拉车,运载汶水中的泥土,以便筑坝。
颈联写宋尚书治理汶水的事。“戴村一以坝,分水开龙渠。”戴村指戴邑县(今山东济宁市东戴村),是汶水进入大清河的一个关口,由戴邑县往西到梁山泊,地势较高,汶水在此被拦截,再向西南流经梁山、郓城一带,地势更低,汶水在这里被拦截,向东注入黄河。“一以坝”是说在戴村建了一个坝子,把汶水拦截住了。“分水开龙渠”是说在戴村修建了一条龙渠,把拦截住的汶水引入龙渠,然后再向东南流进梁山、郓城一带,最后注入黄河。这两句写的是宋尚书治理汶水的过程和效果。
尾联写宋尚书治理汶水的事。“畚锸不再举,天府盈仓储。”畚锸是打水用的竹制工具,这里借指打井的工具。“天府”即天府库。“盈仓储”即仓库里装满了粮食。这两句的意思是:现在有了井,就不用再使用畚锸打水了。由于有了井,所以仓库里的粮食都装满了。这句写的是宋尚书治理汶水的功劳。
末联写宋尚书治理汶水的事迹。“谁建平成烈?共城宋尚书。”这句话是说:谁能建立这样的功业?这是赞美宋尚书治理汶水之功的伟大。“共城”是地名,位于今河南禹县东北。“宋尚书”,指宋璟。这两句说的是:是谁建立了这样伟大的功勋呢?这是在称赞宋尚书治理汶水的功绩。
尾联写宋尚书治理汶水的事。“挽彼澶漫流,盈盈归尾闾。”“澶漫流”是指河水泛滥。“盈盈归尾闾”是说黄河的水被挽住不让它泛滥了。这句写的是宋尚书治理汶水后黄河不泛滥,百姓安居乐业的太平景象。这两句的意思是:现在黄河的水被挽住了不让它泛滥,使得百姓安居乐业。这里的“盈盈”、“尾闾”都是比喻黄河水不会泛滥的意思。
整首诗赞颂的是宋代尚书宋璟对治水有功。诗人通过赞扬他的治水功绩,来歌颂他的政治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