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划为山,两湖东西汇。
漕渠贯其中,盈盈若衣带。
西湖渐成陆,东湖淼无届。
千顷碧琉璃,风云互变态。
中流一卷石,突起砥淜湃。
金镜浮芙容,银盘捧螺黛。
荒祠久零落,花幡皆破败。
鸡栅倚龟趺,燕泥凝佛背。
开尊面南浦,云水澹相对。
渔艇散复集,鸣榔出深濑。
蒲荇交乱流,帆樯绕天外。
涛惊山影摇,波漾日光碎。
恍如金焦间,疑在蓬壶内。
凭虚倏往还,已隔人天界。
浮云何时闲,胜游与居会。
回首空烟波,疏钟隐林霭。
【赏析】
本诗为五律八句。诗题一作“游蜀山”,首句写水,次句写湖,第三句写漕渠、第四句写西湖,第五和第八句写东湖、第六句写中流石、第九、十两句写金镜、银盘。最后四句写寺庙和渔艇。全诗以“水”为主,写水之景,写水之变,写水之情。
第一联“一水划为山,两湖东西汇。”,诗人以“一水”为界,将两岸分为两部分,一边是“山”,另一边是“水”。这是诗人在描写他的所见所闻,他看到的是一片美丽的自然风景。
第二联“漕渠贯其中,盈盈若衣带。”,漕渠贯穿于山水之间,就像一条绿色的裙子一样。这是诗人在描写他的所见所闻,他看到的是漕渠的美丽景色。
第三联“西湖渐成陆,东湖淼无际。”,西湖逐渐变成了陆地,而东湖则无边无际。这是诗人在描写他的所见所闻,他看到的是西湖的变化。
第四联“千顷碧琉璃,风云互变态。”,千顷的碧绿如琉璃般透明,风云变幻无常。这是诗人在描写他的所见所闻,他看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第五联“中流一卷石,突起砥淜湃。”,中流有一块大石突兀而起。这是诗人在描写他的所见所闻,他看到了大自然的奇观。
第六联“金镜浮芙容,银盘捧螺黛。”,金色的镜子上浮着荷花的影子,银色的盘子托着螺壳的形状。这是诗人在描写他的所见所闻,他看到了大自然的美景。
第七联“荒祠久零落,花幡皆破败。”,古老的祠堂已经荒芜了,花幡也都破损不堪。这是诗人在描写他的所见所闻,他看到了历史的沧桑。
第八联“鸡栅倚龟趺,燕泥凝佛背。”,鸡窝靠着乌龟的背,燕子的泥巴凝结在佛像的背上。这是诗人在描写他的所见所闻,他看到了生活的点滴。
第九联“开尊面南浦,云水澹相对。”,我端起酒杯面对着南方的江边,云雾缭绕的江水与我的杯相映成趣。这是诗人在描写他的所见所闻,他欣赏大自然的美。
第十联“渔艇散复集,鸣榔出深濑。”,渔民的小船分散又聚合,用船桨敲打发出的声音从深水中传出来。这是诗人在描写他的所见所闻,他看到了渔民的生活。
第十一联“蒲荇交乱流,帆樯绕天外。”,蒲草和荇菜交错着在水面上流动,船帆和桅杆高高挂起仿佛在天空之外。这是诗人在描写他的所见所闻,他欣赏大自然的壮观。
第十二联“涛惊山影摇,波漾日光碎。”,波浪冲击着山崖,山影也随之摇曳不定;阳光照耀下的水面波动起来,阳光也变得碎裂。这是诗人在描写他的所见所闻,他看到了自然的威力。
第十三联“恍如金焦间,疑在蓬壶内。”,恍惚间像是到了金子堆成的山和银子堆成的水之间,又好像到了神仙居住的地方。这是诗人在描写他的所见所闻,他感叹自然的神奇。
第十四联“凭虚倏往还,已隔人天界。”,我在虚幻的境界里来来回回自由自在地飘荡。这是诗人在描写他的所见所闻,他享受着自由的乐趣。
第十五联“浮云何时闲,胜游与居会。”,什么时候才能把白云当作闲暇之物?那美好的游玩和居住的机会。这是诗人在描写他的所见所闻,他期待着美好生活的到来。
第十六联“回首空烟波,疏钟隐林霭。”,回头看时只见烟雾弥漫的江水,远处山林中的寺庙隐约可见。这是诗人在描写他的所见所闻,他留恋着美好的景色。
这首诗通过描写蜀山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赞美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人也在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展现了自己内心的世界,表达了他对自由、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