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一樽满,何妨三径幽。
身常闲便足,事已老宜休。
尘梦卢生枕,风情庾亮楼。
书无封禅稿,任待茂陵求。
【注释】
独酌 其二:独自饮酒。
但愿一樽满,何妨三径幽:希望有美酒能斟满,何妨我独自隐居在三径的山野之中?
身常闲便足,事已老宜休:身体经常安逸就足够,世事已经衰老就应该罢手。
尘梦卢生枕,风情庾亮楼:尘世中的烦恼如同卢生所枕的枕头一样,风流才情如同庾亮所居的高楼一样。
书无封禅稿,任待茂陵求:我的诗没有封禅的稿件,可以等待你向茂陵皇帝索求。
【赏析】
此为《独酌》组诗之第二首,写诗人自得其乐,不与世俗争名逐利的高远志趣及归隐之心。全诗四联,前二联以“愿”、“何妨”作领起,后两联则由“身常”“事已”作领起,结构严谨,层层铺开,意境深远。
“但愿一樽满,何妨三径幽。”诗人希望有美酒来斟满,何妨自己独自隐居在三径的山野之中呢?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我希望有一樽美酒,让我尽情地畅饮,又何妨我独自一人隐居在三径的山野之中呢?”这里的“三径”是指一条通往王公贵族家的小路,也泛指通向官府、官场的道路。而“径幽”就是小路幽静偏僻的意思。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身常闲便足,事已老宜休。”身体经常安逸就足够,世事已经衰老就应该罢手。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只要身体能够安逸,就足以满足;至于世事已经衰老了,就应该罢手。”这里的“闲”是安逸的意思,“事”则是世俗之事、仕途之事。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认识和态度。他认为人应该追求内心的安宁和平静,而不是追求名利和权力。当一个人已经年老或者厌倦于世俗的时候,就应该及时地放下手中的工作和责任,去寻找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寄托。这种思想体现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和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尘梦卢生枕,风情庾亮楼。”尘世中的烦恼如同卢生所枕的枕头一样,风流才情如同庾亮所居的高楼一样。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尘世中的烦恼就像卢生所枕的枕头那样沉重,而风流才情就像庾亮所居的高楼那样高远。”这里的“卢生”指的是东汉末年的文人卢谌(字子谅),他曾做过尚书郎等官职。他的枕头上常常放置着书信和诗稿,表示他对官场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喜爱。而“庾亮”则是东晋时期的一位名士,他曾经担任过荆州刺史等职务。他的楼阁建筑风格独特,被誉为“风流天下第一楼”,也成为了文人墨客们向往之地。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和权力的看法和态度。他认为人们应该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和,而不是追求外在的名利和权力。同时他也认为人们应该欣赏和追求风流才情和高雅艺术,而不是沉溺于世俗的烦恼和琐事中。这种思想体现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和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书无封禅稿,任待茂陵求。”我的诗没有封禅的稿件,可以等待你向茂陵皇帝索求。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我的诗没有封禅的稿件,你可以随意地去索取,也可以等待你向茂陵皇帝索求。”这里的“封禅”是指古代帝王举行的一种祭祀天地神灵的仪式,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幸福安康。而“茂陵”则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所在地,也成为了文人墨客们向往的地方。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态度和期望。他认为文学是一种自由的艺术形式,不应该受到太多的束缚和限制。同时他也期待着自己的作品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欣赏。这种思想体现了儒家的自由精神和开放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