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里凶灾忆旧年,又惊物候转悽然。
积阴犹蔽三阳日,霪潦重伤二麦田。
比屋群嗟真耳熟,一餐独饱岂心便。
农祥悬望新春后,时雨时旸共荷天。
【注释】
闾里:乡村。凶灾:灾害。旧年:去年。物候:自然现象,如风、雨、雷、电等。转凄然:感到悲伤、凄凉。阴:指云层。三阳:古代传说中东方、南方、西方的三个太阳,此处泛指春天的阳光。霪潦:久雨。重伤:伤害。二麦田:即“麦田”。比屋:每家每户。《汉书·王吉传》:“郡县皆以正身洁行相见,或时过见敬老,或时诣问疾苦。比屋皆称其仁而式之。”群嗟:众口一词地叹息。耳熟:形容熟悉。一餐:指一顿饭吃了很长时间。农祥:农业上的吉祥。悬望:期盼。春后:春末。时雨时旸:时而下雨,时而晴朗,指天气变化无常。
【赏析】
《新正苦雨》,是南宋诗人陆游在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所作。这首诗是诗人为应和前首所写,又写了一首同样内容的新诗,用前韵,与前诗相对。
开头二句说:“闾里凶灾忆旧年,又惊物候转悽然。”“凶灾”是指农民遭水旱之害。“旧年”是指去年,“物候”是指自然现象,如风、雨、雷、电等。这两句的意思是,在乡村遭受灾害的一年中,又感到物候的变化十分凄惨。“转悽然”意思是更加感到凄惨。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农民遭受自然灾害的同情。
下面二句说:“积阴犹蔽三阳日,霪潦重伤二麦田。”“三阳”是指春季的太阳,“二麦”是指早稻和晚稻。“霪潦”就是大雨连绵不断,使农田受到很大破坏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由于长期阴雨,遮蔽了太阳,导致农作物受到严重损害。“重伤”是指损害很大。这里表达了农民遭受自然灾害的苦难。
第三联说:“比屋群嗟真耳熟,一餐独饱岂心便。”“比屋”是指每一家,“群嗟”是指众人一起叹息。“耳熟”是形容熟悉的意思。“心便”指心里痛快、舒服。这两句的意思是,大家聚在一起叹息,我因为吃得很饱而感到痛快。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农民遭受自然灾害的同情以及自己能够吃饱饭而感到快乐的心情。
最后一句说:“农祥悬望新春后,时雨时旸共荷天。”“农祥”是指农业的吉祥,“悬望”是指盼望。“时雨时旸”是指时而下雨,时而晴朗。“共荷天”是指共同承受天地之恩惠。这两句的意思是,农民们盼望着新春的到来,他们希望天空能时常降雨、时常放晴,共同承受天地之恩惠。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期望和祝愿。
整首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通过对农民遭受自然灾害的同情以及自己能够吃饱饭而感到快乐的心情的表述,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关怀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