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却残年望有年,晓来惊喜雪纷然。
先春一日犹成瑞,濒海群黎快力田。
木屑火温憨睡足,梅花春细苦吟便。
扁舟忽动王猷兴,却怕篙工又怨天。

这首诗是苏轼在公元1085年立春前一日大雪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新春的喜悦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1. 过却残年望有年,晓来惊喜雪纷然
  • 译文:度过了过去的一年,期待新的一年的到来,清晨醒来时惊喜地发现雪纷纷扬扬。
  • 注释:残年,即过去一年;有年,表示新的一年;晓来,清晨;惊喜,感到惊奇或高兴。
  1. 先春一日犹成瑞,濒海群黎快力田
  • 译文:在新年的第一天,仍然被看作是吉祥的事情,沿海的人们非常高兴去耕作。
  • 注释:先春一日,意味着新年的第一天;成瑞,被认为是吉祥的事情;濒海,靠近海边;群黎,众多的人;快,愉快;力田,努力耕作。
  1. 木屑火温憨睡足,梅花春细苦吟便
  • 译文:因为天气寒冷,木屑被烧着产生温暖的感觉,所以可以安心地入睡;春天的梅花让人感到细腻而辛苦的吟诵。
  • 注释:木屑,指燃烧过的木柴;火温,指暖和的感觉;憨睡,形容睡得很香、很舒服;梅花,指春天的梅花;春细,形容春天的景色细腻;苦吟,刻苦读书或写作。
  1. 扁舟忽动王猷兴,却怕篙工又怨天
  • 译文:突然被一阵风吹起,激发了王徽之的出游兴趣;但又害怕船夫抱怨天公不作美。
  • 注释:王猷,三国时期的文人;棹,划船用的桨;扁舟,小船;忽动,突然被风吹起;王猷兴,激发了王徽之的出游兴趣;篙工,船夫;怨天,抱怨天公不帮忙。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立春前一日的大雪,表达了作者对新春到来的喜悦。诗中运用了“雪纷然”、“惊”、“笑”等词语,生动描绘了大雪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愉悦之情。此外,诗中的“木屑火温”、“梅花春细”等意象,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整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明快,是苏轼诗词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