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来秋后苦嫌迟,犹胜秋前不雨时。
炎熇障天愁漠漠,焦枯被野叹离离。
蹄涔先慰牛羊渴,秕穟聊充老稚饥。
霖雨丰年乖夙志,悲欢随众亦何为。

【解析】

(1)雨来秋后苦嫌迟,犹胜秋前不雨时。

译文:秋末的雨水来得稍晚,但仍然比秋初干旱时好。

注释:秋末的雨水来得稍晚。犹胜:胜过,比……好。

(2)炎熇障天愁漠漠,焦枯被野叹离离。

译文:炎热的夏天阻挡天空的愁云密布,焦黄枯萎的庄稼叹息着离开土地。

注释:炎熇:炎热的暑气,指盛夏季节。障天:阻挡天空。愁漠漠:愁云密布的样子。焦枯被野:指庄稼枯萎、凋谢。叹离离:叹息、哀伤。

(3)蹄涔先慰牛羊渴,秕穟聊充老稚饥。

译文:小溪里的水滋润了牛羊口渴,秕谷用来充饥。

注释:蹄涔:小溪,这里泛指小水沟。

(4)霖雨丰年乖夙志,悲欢随众亦何为?

译文:连绵的大雨让丰收之年背离了我当初的愿望,悲欢离合都随着大众的意愿而变化。

注释:霖雨:久下不停的雨。乖:违背。夙志:原先的愿望。随众:随着大家的意志行事。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对“霖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疾苦的关切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全诗共四句,每句五言,一气呵成,结构严谨,音律和谐。

第一句写“雨来秋后苦嫌迟,犹胜秋前不雨时”,从侧面反映了农民对及时降雨的渴望,表现了农事的艰难,以及农民对自然变化的敏锐感受和顺应自然的态度。“苦嫌迟”三字直抒胸臆,表现出农民对雨水的渴望。第二句“炎熇障天愁漠漠,焦枯被野叹离离”,写连天的高温使大地焦枯,农作物离乡背井而去,流露出诗人对旱灾造成的危害的担忧之情。第三句“蹄涔先慰牛羊渴,秕穟聊充老稚饥”,写雨后小溪流溢,牛马羊得到解渴;又利用“秕穟”、“老稚饥”等意象,写出了农民因雨涝而导致的饥荒,突出了雨涝之害对农民的极大影响。第四句“霖雨丰年乖夙志,悲欢随众亦何为?”写久下不停的雨使丰收之年背离了我当初的愿望,悲欢离合都随着大众的意愿而变化,抒发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感慨之情。

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以景结情,寓情于景。诗人通过“喜雨”“恨雨”“盼雨”等一系列感情活动的描绘,将读者的感情引向深入,并最终把笔触收束到“悲欢随众”这一哲理性的结论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