涸泽空怜喣沫频,盆池尚可活纤鳞。
惠施亦未知庄叟,子产何当信校人。
待决西江应入肆,远怀东海漫垂纶。
临渊坐对悠然境,一跃萍开爽气新。

译文:

枯竭的泽地空怜那些涟漪,池塘尚可活起纤鳞。惠施也不懂得庄周,子产又怎能相信校人。等待裁决西江应入肆,远怀东海漫垂纶。临渊坐对悠然境,一跃萍开爽气新。

注释:

  • 涸泽空怜喣沫频:指在已经干涸的沼泽中努力捕鱼的人,却因为泽地已干而无鱼可捕。喣沫频,用力摇动水面上的泡沫。
  • 盆池尚可活纤鳞:指虽然池水已干,但仍可以暂时养活一些细小的生命。纤鳞,细小的水生生物或鱼类。
  • 惠施亦未知庄叟:比喻不懂得道家思想的人,不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惠施是战国时期有名的哲学家,他曾经提出“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观点,但庄子的道家思想认为万物都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没有绝对的独立存在。
  • 子产何当信校人:指的是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不相信当时的狱官。这里用“子产信校人”来表示不相信任何人的判断和决策。
  • 待决西江应入肆:意指等待解决西江的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应入肆,应该是处理或解决问题的地方。
  • 远怀东海漫垂纶:指思念远方的东海,想象自己在那里垂钓。漫垂纶,随意地钓鱼。
  • 临渊坐对悠然境:意指坐在清澈的水中,面对宁静的自然景致。悠然境,宁静而美好的环境。
  • 一跃萍开爽气新:意指一飞冲天,展现出清新的气象。跃,跳;萍开,像荷叶一样展开;爽气新,清爽的空气,给人以新的活力和希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画面,通过对比和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思考。首句以涸泽空怜喣沫频的手法,揭示了自然界的无常和人类行为的徒劳。次句则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困境,但却仍能保持乐观的心态,期待生命的奇迹。

三、四两句通过惠施与子产的例子,进一步强调了庄子的哲学思想和道家的自然观。诗人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的评价,表达了对于传统观念的挑战和对于自然法则的尊重。

五、六两句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改变现状,实现理想的生活状态。同时,诗人也寄寓了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两句则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推向高潮。诗人站在清澈的水中,面对着宁静的自然景致,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和希望的力量。这一部分不仅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表达了对于自然法则的尊重和对于生命价值的肯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