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巍黄道自天开,婉娩青阳蓦地来。
冰泮河流鱼欲上,雪晴沙渚雁初回。
行逢新岁虚增算,惭负先皇误育才。
忧国寸衷殊未泯,愿看玉烛炤春台。
崔嵬的黄道自天开,婉转的青阳蓦地来。
冰融河面鱼儿跃,雪消沙岸大雁回。
行至新岁徒增感,愧悔误育英才才。
忧国心志未泯灭,愿看玉烛照春台。
注释:
- 崔嵬:形容山峰高耸、雄伟的样子。
- 黄道:古代以黄道十二宫为一年的吉凶祸福之象征。
- 婉娩:委婉、柔和的样子。
- 冰泮:指冰雪融化。
- 行逢:旅途中相遇。
- 虚增算:虚度年华。
- 玉烛:用玉制成的烛台,比喻美好的时光。
- 春台:春天里举行的宴会或庆典场所。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新年气象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首句“崔嵬黄道自天开”,以雄伟的山峦作为背景,描绘了新年伊始,天地之间万物复苏的景象。次句“婉娩青阳蓦地来”,则描绘了春天到来时,阳光温和而明媚的景象。
第三、四句进一步描述了春天的变化。河水解冻,鱼儿开始游动;沙渚上的大雁也随着春天的到来开始了迁徙。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景色,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敏感和关注。
第五、六句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自责。诗人在新春之际,感到自己虚度年华,辜负了先皇对他的期望,未能有效地培养人才。这种情感的转变使得诗人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悔恨之中。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希望与展望。他希望自己能够像玉烛一样照亮春天,为新的一年带来光明和希望。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也反映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关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从对新年的期待到对过去的自责,再到对未来的希望与展望,诗人的情感经历了复杂的转变。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关注,也展示了他的内心世界和他对社会的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