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山,高不极。
山中去天不咫尺,台星下射扶桑赤。
羽旗飒爽招不得,至今传者神仙宅。
君不见周当盛时生甫申,峻极者岳能降神。
天台山,高不极。
作镇东南比天脊,屹立乾坤自开辟。

【注释】

  1. 天台山:位于浙江省东部,主峰华顶海拔1096米,是浙东最高峰,有“东南第一山”之称。
  2. 天不咫尺:意谓距离很近。咫尺:古代以八尺为一咫,两咫为一咫尺。
  3. 扶桑:神话传说中的东方日出处,这里指代太阳。
  4. 羽旗飒爽:形容旗风疾驰的样子。
  5. 仙宅:神仙的居所。
  6. 峻极者岳能降神:意谓高耸入云的大山可以降伏神灵。峻极:高耸。
    【赏析】
    这是一首歌咏天台山的诗。全诗四句,首二句赞颂天台山之高耸入云。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对于神仙传说的向往之情。
    前两句写台山的雄伟,其高耸入云,令人望而生畏。天台山之高,非同小可。诗人用“高不极”来形容它,可见其对天台山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第三句中,“山中去天不咫尺”,形象地描绘了天台山与天的距离之近。这既是对天台山的高度的赞叹,也是对其地理位置的描绘。同时,这句诗也暗含了天台山的神秘色彩,似乎在暗示着天台山有着不可思议的秘密。
    接下来两句则是诗人对天台山的进一步描绘。“台星下射扶桑赤”,这里的“台星”指的是天台山,而“扶桑赤”则形容太阳的光辉。诗人通过对这两个元素的描写,展现了天台山的壮观景象和神秘氛围。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情感表达。他通过对比来强调自己的情感,即“君不见周当盛时生甫申,峻极者岳能降神。”这里,“周当盛时”指的是周朝盛世时期,而“生甫申”则是指春秋时期的鲁国国君周公旦之子、鲁国的贤士申生。诗人通过这两个历史人物来暗示自己对于神仙传说的向往之情。他认为,像周公旦这样的大贤之士,都能在天台山上降神,那么他这样的普通人又有什么理由不向往神仙呢?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天台山的宏伟壮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神仙传说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