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惊看喜欲狂,倒悬真解此皇皇。
未论报社还扶醉,且免从人乞奏荒。
民念在天终可赖,杞心忧国暂须忘。
有年自是春秋瑞,麟笔谁堪继末光。

【注释】

八月初一日大雨喜而有作:八月初一日,即八月七日。喜而有作:因喜而作诗。

一雨惊看喜欲狂,倒悬真解此皇皇:一降下雨水,使人惊喜,想放声狂歌。倒悬真解此皇皇,真是解除了人们心头的忧虑与恐慌。

未论报社还扶醉,且免从人乞奏荒:没有去报社工作,却扶着醉意,不向皇上乞求免除荒年之苦。

民念在天终可赖,杞心忧国暂须忘:人民在上天庇佑之下,总可以依靠,暂时把忧愁放在一边吧!

有年自是春秋瑞,麟笔谁堪继末光:这样的年景也是符合春秋大义的,谁能像周宣王那样,以麒麟之笔写定《春秋》呢?“麟笔”比喻圣人的著作。《左传·宣公十四年》:“宣子于是乎始封于赵(今山西平遥县),以其地与祁氏、羊舌氏为三军,谓之赵孟。”杜预注:“宣王名也。”“麟笔”亦指宣王。末光,指末年光明,喻宣王时的政治清明。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作者以诗人的身份,通过历史题材来反映现实的政治情况。全诗八句,每句五字,押韵规整,节奏明快。

开头四句写久旱逢甘露,百姓欢欣鼓舞。后两句说自己虽不任官职,却扶醉吟诗,免去百姓的赋税之苦。接着四句说国家虽受外患侵扰,但只要民心归附,就不必担心;即使忧心忡忡,也不必过分担心。最后四句说这样的年景是符合春秋大义的,谁又能比得上周宣王那样以麒麟之笔写出《春秋》呢?“麟笔”比喻圣明之政。“末光”指宣王时的政治清明。

这首诗是作者对现实不满而发的一种牢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