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枕经秋得暂还,可堪歧路转间关。
无端更历三秋路,不厌频看两浙山。
乡味渐知鲈鲙美,客愁难减鬓毛斑。
圣恩旧识深如海,便合从兹谢世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的。以下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及关键词注释:
- 伏枕经秋得暂还:在秋天的时候,我卧病在床,经过长时间的休息终于能够暂时回家。”伏枕”指的是因病卧床,”经秋”表示过了整个秋天。
- 可堪歧路转间关:实在令人难以忍受的是道路的艰险曲折。”歧路”指岔路多,”转间关”形容路途艰难。
- 无端更历三秋路:无缘无故地又要历经三个春秋的路程。”无端”表示没有原因或理由,”三秋”指的是三个秋天,暗喻时间之长。
- 不厌频看两浙山:不厌其烦地观看两浙的山景。”两浙”指现在的浙江省,古代称为吴越之地。
- 乡味渐知鲈鲙美:家乡的味道渐渐变得甜美可口,知道是因为鲈鱼鲙(一种用淡水鱼制成的美食)的美味。”乡味”指的是家乡的食物味道,”鲈鲙”是指鲈鱼鲙,一种著名的浙江特产。
- 客愁难减鬓毛斑:作为客人的忧愁难以消除,以至于头发变白了。”客愁”指的是因思乡而产生的忧愁,”鬓毛斑”形容头发因忧愁而脱落变白。
- 圣恩旧识深如海:皇帝的恩典深厚如海洋一般,旧日的恩情记忆犹新。”圣恩”指的是皇帝的恩典,”旧识”指的是旧日的记忆和印象。
- 便合从兹谢世艰:就应该借此机会告别世间的种种困苦和磨难。”便合”意为理应,”辞世艰”指的是告别世间的困苦。
赏析:
这首诗是贾岛对自己旅途艰辛的一种感慨和抒发。诗中通过描绘自己因病得以返乡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旅途中种种困难的感受。通过对家乡鲈鱼鲙的描述,诗人展现了他对家乡美食的眷恋,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恩典的感激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国家的深深眷恋以及离别时的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