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度河间有报书,安州不见驾来车。
兴知王子殊非浅,迹在韦郎本不疏。
未必老逾相别后,可应难是入官初。
十年离恨长安地,尚忆趋庭有伯鱼。
《次韵忆戴安州》是明代诗人谢铎的作品。下面将逐句对该诗进行解析:
- 首联:
两度河间有报书,
安州不见驾来车。
注释:
- 两度河间:指多次通过河间的地区,可能是指从两地往返。
- 报书:传递书信。
- 安州:指地名,可能是谢铎的家乡或曾经到访的地方。
- 驾来车:皇帝或重要人物到来时所乘之车。
- 次联:
兴知王子殊非浅,
迹在韦郎本不疏。
注释:
- 兴知:似乎有所了解或知晓。
- 王子:指王家之子,这里指代某个人。
- 殊非浅:显然不是肤浅的。
- 迹在:踪迹存在。
- 韦郎:指韦应物,唐代著名诗人,此处用以比喻。
- 本不疏:原本就不疏远。
- 三联:
未必老逾相别后,
可应难是入官初。
注释:
- 未必:不一定。
- 老逾:年龄大过。
- 相别后:分别之后。
- 难是:困难时。
- 入官初:进入官场初期。
- 尾联:
十年离恨长安地,
尚忆趋庭有伯鱼。
注释:
- 十年:指长时间,长时间的离别或思念。
- 长安地:古都长安,这里指京城。
- 趋庭:向父母请教学习,这里指向父亲学习。
- 伯鱼:即颜回,古代著名贤人,以孝顺著称。
- 尚忆:仍然记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友人怀念的诗,情感真挚而深沉。诗人通过描绘与友人的交往情景,表达了对友人深刻的怀念之情。首联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次联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思念之情,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了解和敬重,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命运的关注和担忧。三联则转向个人情感体验,通过对自身感受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挣扎。最后两句则回归到友情本身,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和珍视。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抒情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