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作县比神仙,好客仍兼郑老贤。
桐柏宫中春载酒,石梁桥上夜忘眠。
别来最是尘埃苦,老去还于水石偏。
此日送君重有感,不堪归思益茫然。

【诗句注释】

天台: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县。

桐柏宫:汉代宫名。据《后汉书·郡国志》载:“桐柏山有太室阙。”

石梁:即石梁溪,位于天台县城北15公里的石梁山上,因山有石梁而得名。

水石:指清流、岩石。

【译文】

天台做县比神仙好,又好客又贤明的老尹郑。

桐柏宫中春日载美酒,石桥上夜眠忘了时间。

别来最是尘埃苦,老去还于水石偏。

此日送君重有感,不堪归思益茫然。

【赏析】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时年五十岁,为天台令,送别友人郑少微回京。首联写郑少微在天台任县令期间的政绩和为人;颔联写郑少微与作者同游的情景;颈联写郑少微离别后的思乡之情;尾联写诗人对友人即将离去的惆怅心情。全诗以送别为题,但并非单纯的离别之作,而是借送别而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

诗的开头两句“天台作县比神仙,好客仍兼郑老贤”,点出了郑少微被调任到天台任县令后,其政绩和为人都堪称“神仙”。这两句话既是对郑少微的称赞,也是诗人对其的一种羡慕和向往。因为诗人自己也曾在官场任职,深知其中辛苦和艰难,所以对能像郑少微这样受人尊敬和爱戴的人,感到十分敬佩。

“桐柏宫中春载酒,石梁桥上夜忘眠”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郑少微在天台任县令期间的风采。他经常邀请客人一起饮酒作乐,与他们共度欢乐时光;而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又常常独自站在石梁桥上看风景,陶醉在这宁静美好的夜晚中。这种生活状态既让人羡慕不已,也让人感到惬意无比。

正当郑少微在这里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时,却突然传来了他将要离开的消息。“别来最是尘埃苦,老去还于水石偏”两句,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这里的“尘埃”一词,既有实指的意思,也有比喻的意思,指的是诗人自己所处的困境和艰辛。而“水石”一词,则是诗人自喻,表示自己虽然身居高位,但内心却如同被水石磨砺过的一般,失去了往日的锐气和活力。

最后一句“此日送君重有感,不堪归思益茫然”,则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郑少微即将离去的感慨和不舍之情。这句诗中的“重有感”和“益茫然”都是形容诗人内心的感受,前者表示诗人对郑少微离去的感慨之深,后者则表示诗人对郑少微离去的不舍之深。同时,这句诗中的“不堪归思益茫然”,也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担忧和迷茫的表现。

整首诗通过对郑少微在天台任县令期间的描写和对其离去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和挣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