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水城头短发蓬,灵均应笑此萍踪。
每从落日驱羸马,更指层霄接大龙。
古驿小窗频刻烛,远山何寺忽鸣钟。
不惭虚薄犹縻禄,欲向清时强奋庸。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的《宿清化驿》。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宿清化驿
澧水城头短发蓬,灵均应笑此萍踪。
每从落日驱羸马,更指层霄接大龙。
古驿小窗频刻烛,远山何寺忽鸣钟。
不惭虚薄犹縻禄,欲向清时强奋庸。

注释与赏析:

宿清化驿 - 住宿在清化驿(位于澧水城头)。

澧水城头短发蓬,灵均应笑此萍踪。
每从落日驱羸马,更指层霄接大龙。
古驿小窗频刻烛,远山何寺忽鸣钟。
不惭虚薄犹縻禄,欲向清时强奋庸。

注释:

  • 澧水城头: 指代清化驿所在的澧水边的城市。
  • 短发蓬:形容自己的头发稀疏,如同蓬草一般。
  • 灵均:屈原的别称,这里用来形容诗人自己。
  • 每从落日驱羸马:每当太阳落山时,我都要骑着羸弱的老马赶路。
  • 更指层霄接大龙:继续指向高空,似乎要和高耸入云的大龙相接。
  • 古驿小窗频刻烛:古老且简陋的驿站中,我经常在小窗下点着蜡烛。
  • 远山何寺忽鸣钟:远处的山间忽然传来寺庙的钟声。
  • 不惭虚薄犹縻禄:没有感到惭愧,因为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官职我也仍然感激。
  • 欲向清时强奋庸:希望在清明的时候能振作精神,努力工作。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辛酸,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状态和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传达了他对现实政治环境的不满以及对未来的期望。诗中的“每从落日驱羸马,更指层霄接大龙”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日夜兼程、勤勉不懈的精神风貌,体现了他的勤奋和执着。而“不惭虚薄犹縻禄,欲向清时强奋庸”则反映了他虽然身处官场却依然保持清廉之心,渴望为国家作出贡献的崇高志向。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一个有抱负、有担当的诗人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