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鱀
至徐洪分司怆然悲感 水部开山署,泉台隔岁华。 河流失故道,槐杪结新花。 旧吏愁相问,深庭静不哗。 数峰青尚在,搔首对天涯。 注释: 1. 水部开山署:指唐代诗人李商隐曾担任过水部员外郎的官职,他的诗才横溢,被后世誉为“诗家夫子云”。 2. 泉台隔岁华:泉台,指墓地。隔岁华,指时光流逝。 3. 河流失故道:河失,失去。故道,旧路。 4. 槐杪结新花:梢上(树的末梢),结出新的花朵。 5.
【注释】酆都:指四川的丰都,古时有鬼国。 巴子国:今四川省东部一带。巴人旧称“巴子”。 守岁:除夕夜在船上看守船篷。 爆竹、椒花:古代传说中驱邪避瘟的吉祥物,此处借指节日的气氛。 童稚语:儿童天真无邪的话语。 节换:岁序更替(冬去春来)。 怜初志:怜悯自己当初的志愿和抱负。 闻鸡更揽裘:听到鸡叫声就披衣起身,形容起早贪黑。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除夕之夜作客他乡,怀念家人而作
【注释】 阴阴:浓密的样子。宿雨:早晨的小雨,这里指秋雨。沙日晴初散:阳光照在沙子上刚刚散开。风尘:尘土和风,这里指山中的云雾。堞(dié):城上短墙。中丘:山名。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诗。诗人在旅途中,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七言律诗。 首联写高柳、宿雨、秋景。“阴阴”形容高高的柳树,形象地写出树木茂密,遮天蔽日的景象。“宿雨忽惊秋”,用“惊”字表现秋意之早至。“沙日晴初散”
【注释】 大龙驿:地名。 晓发:天明起床出发。喜晴:高兴下雨(即晴朗)的日子,暗指心情愉快。夏桂洲:地名。 壁间韵:壁上的诗篇。 风檐:风吹动的屋檐。 径转:山路弯曲处。怜行恻:怜悯行人。恻,同“恻隐”,同情。 山明喜雾除:山色明亮而云雾已散。 香传邮卒茗:茶香传到邮卒。 青见野人蔬:青菜可见到山野人的菜地。 万里:形容路途遥远。晚:指日落西山。掀髯午食余:吃午饭的时候。 【赏析】
【诗句解读】 戊戌岁二月廿三日:这里的“戊戌”是农历的一个年份,而“二月廿三”指的是具体的日期。 余干江上:指的是位于中国江西省东北部的余干县附近的江河。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在某个地方的江边,可能是在余干江上。 闻报解官二首其一:这是诗的题目,表明这是第二部分的第一句。解官,指解除官职。这里可能是说,诗人听说有人即将被解除官职。 用拙难谐俗,行年近觉非
【注释】 新嘉驿:古驿站名。草亭:指作者在草棚内所建的草亭。沈凤峰:指沈周,字伯时,号南园,明代书画家。壁间韵:指壁上题有诗。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新建的草亭中,与友人沈周相聚时所作。诗人以清新的笔调描绘了这一幽雅的环境以及与朋友相会时的愉悦心情。 首联起兴,交代了新嘉驿草亭的位置和环境:在新嘉驿的尘土之中,却能见到这幽静的草亭。 颔联描写了草亭四周的风景:四檐山尽碧,一眺眼为青
细读后江句,归心到海涯。 江乡虽洵美,岁月但惊赊。 野树聊停马,山云不碍鸦。 苍梧竟何处,吾欲问重华。 注释: - 细读:仔细阅读。 - 后江句:形容景色优美,如在江河之侧。 - 归心到海涯:心中充满了回家的愿望。 - 洵美:确实很美。 - 岁月但惊赊:时间过得很快,令人惊讶。 - 山云不碍鸦:山间的云彩并不妨碍乌鸦的飞翔。 - 苍梧:指南方的梧州或广东一带。 - 重华:即舜
【注释】 感兴四首其一:即《感怀诗四首》其一。此诗以梧桐作引,抒发怀抱,寄托高远的志向。 良质:好的材料。 斫:雕刻。 双绮琴: 古代一种用丝织品制成的琴。 金徽:古琴上用以定调的金属音柱。这里指琴弦上的装饰品。 泠泠(líng líng):形容琴声清脆悦耳;也指水流声。 薰(xūn)风:温暖的风。 江月:指秋月。 沉:落。 太古心:原始、淳朴的心性。 【赏析】 这是组诗的第一篇
【解析】 这是一首写诗人归乡的诗。全诗四句,每句都是一个完整的画面。前两句描写江边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后两句则以景结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情厚意。 【答案】 译文: 在沧江岸边询问回家的路,春日里百花齐放。柳浦边传来渔人悠扬的歌声,桃溪边燕子翩翩起舞。家乡山上云雾渐浓,蕨菜笋子雨后更加肥美。我们如同鸥鹭一样自在,不必烦心是非之事。 赏析:
注释: 道重宜矜国,官闲不计程。 秋清为客壮,江阔载书轻。 山色连吴地,星光动越城。 独归寒雨暗,愁带夜潮生。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陈掌教迁太学助教的诗。作者表达了对陈掌教的敬意和祝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惜别之情。 首句“道重宜矜国”,表达了作者对陈掌教地位的尊重,认为他在国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应该受到尊重。 次句“官闲不计程”,表达了作者对陈掌教的祝愿,希望他在官场上能够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