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鱀
东阿汶上屡值大风效昌黎聊讼风伯 东阿郡的汶河之上,多次遭遇强风肆虐。我尝试效仿唐代诗人杜甫(昌黎),来诉说这种风的力量。 - 诗句解释:东阿是地名,汶河是一条河流,这里特指东阿附近的汶河。“效”模仿、效仿的意思。“昌黎”指的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杜牧(字昌黎),这里指杜甫。 - 译文:在东阿县的汶河沿岸,我经常遇到大风,试图效仿杜甫来表达对风力的感叹。 -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然后翻译,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最后指出其语言特色及蕴含的哲理。 (1) “大河走中原,神物难名状”:意思是:黄河流经中原大地,像一位神奇的巨匠,无法用言辞来描述它的样子。“大河”,指黄河
【解析】 1.长句:指句子结构比较长。2.“青青”二句:意谓野草野花生长茂盛,荆棘丛生。3.“春风”二句:意谓春风吹拂,野草野花长得更加茂盛,而桃李则被弃置在路边。4.“赋命”二句:意谓命运本是注定的,物情(植物的性情)又何尝不快乐呢?5.“托根”二句:意谓草木各有其托身之所,各自聊以自持(比喻)。 【答案】 译文:兰蕙种不长,荆棘日以滋。青青野中蔓,引身百尺枝。春风一吹拂,垂垂得其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侧身上高冈,俯视寒水碧。 【注释】:侧身指的是身体微微倾斜,上高冈意味着站在高处,俯视则是指向下看。寒水碧表示水的清澈和寒冷。 2. 连峰截浮云,有洞呀石壁。 【注释】:连峰截浮云表示山连着山,像要挡住漂浮的云朵。呀石壁指石壁上的洞穴。 3. 林疏澹晨光,却立屡回策。 【注释】:林疏澹晨光表示树林稀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光山道中见插秧者但少蓄水午渡淮河至息县雷雨俄作三日阻宿漫记其事 我行走在淮水边上,太阳正当正午。 农活声声响近村,炎暑的气息转到了林莽。 插秧已经到夏天了,气候与南边的不一样。 少妇正在努力地种田,老翁纷乱地敲着鼓。 决开沟渠清泚遥,荷锄又举戽。 稻田高出半边龟,池塘小得几乎没鱼。 斜阳隐去闻雷声,一场大雨欣入莫。
感兴四首 其四 注释:离离:指花树茂盛的样子。 翻翻:枝叶繁茂的样子。 君子百年心:君子有远大的志向。 小人计昏晓:小人只顾眼前利益。 道谋俗不谐:道义与世俗不相合。 事业满怀抱:心怀壮志,抱负不凡。 行当属吾徒:我辈应当追随他(指李白)。 究竟见稍稍:最终能见到成效。 译文: 庭园中的花树上花朵盛开,正是风和日丽的好时光。 花枝摇曳,枝叶翻飞,突然已到了秋天的尾声。 君子心中有着远大的理想
这首诗是宋朝诗人陆游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 酷暑如吏苛,驱除雨之德。 - 凉气幸有馀,暂霁见山色。 - 拂衣晨出门,悬知埃氛释。 - 得失理莫齐,淖泞乃行恻。 - 望望还欲晴,中夜转萧瑟。 - 淮汝增浊波,良畴颇冲射。 - 乃知周道旁,倏忽成陂泽。 - 泻涧鸣急湍,坏桥惊转石。 - 老农聚室愁,下处害秋穑。 - 因思圣王理,勤民事沟洫。 - 百川各有归,万井安利食。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创作的七言律诗,共二十韵。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秋旱走群望,炎蒸逼周庐:秋天天气干旱,农田缺水导致庄稼干枯。 2. 万心郁胥焚,伐鼓纷朝雩:人们的心情非常焦虑,纷纷前往求雨。 3. 中宵云物改,轻雷殷城隅:半夜里云层变化,雷声在城墙边响起。 4. 晨风碧海立,簸荡腾天吴:清晨的风从碧海吹来,掀起了天空中的风云。 5. 商声入庭树,朔气传郊墟:商朝的音乐飘进庭院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所见到的美景,以及对于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下面是逐句释义: 1. 晓行恒山道,复渡滹沱水。(早晨在恒山的路上行走,又渡过滹沱河) 注释:恒山是五岳之一,位于山西省。滹沱河是中国北方的大河,流经河北省。这里描述的是诗人早晨在恒山路上行走,然后再次渡过滹沱河。 2. 滹沱两岸平沙黄,寒日射波朔风起。(滹沱两岸都是平坦的沙滩,阳光照射着波浪,北风吹起了) 注释
【注释】汶:即汶水,发源于山东济南西南的泰山,北流经东阿、阳谷等县入渤海。 效:仿效,这里指模仿。昌黎:指韩愈,唐文学家。聊讼风伯:姑且议论一下风神。 效:效法,这里指效仿。 古来汶泗通地脉:古往今来的汶水、泗水是相通的,汶水和泗水都发源于山东泰安的泰山。 飞泉汇济驰波流:飞泻而下的泉水汇成滔滔大河,奔流不息。 却闻泌沸缩沙砾:听说泌州沸腾了,把砂石都煮沸了。 漕渠:隋唐时汴洛间开凿的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