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汶泗通地脉,飞泉汇济驰波流。
却闻泌沸缩沙砾,漕渠那复移樯舟。
吕梁之水县百仞,石出齿齿同潢沟。
县官发民塞涡口,道河开凿连数州。
水衡大僚困筹策,神都转运需千艘。
汝犹鸣条愈震掉,排阊请帝应度刘。
何如少辑酝甘澍,坐消灾沴还欢讴。

【注释】汶:即汶水,发源于山东济南西南的泰山,北流经东阿、阳谷等县入渤海。

效:仿效,这里指模仿。昌黎:指韩愈,唐文学家。聊讼风伯:姑且议论一下风神。

效:效法,这里指效仿。

古来汶泗通地脉:古往今来的汶水、泗水是相通的,汶水和泗水都发源于山东泰安的泰山。

飞泉汇济驰波流:飞泻而下的泉水汇成滔滔大河,奔流不息。

却闻泌沸缩沙砾:听说泌州沸腾了,把砂石都煮沸了。

漕渠:隋唐时汴洛间开凿的运河。那复移樯舟:怎么还能移动船呢?樯:船桅。

吕梁:在山西省西南部,黄河支流汾河的上游。百仞:一里见方。石出齿齿同潢沟:石头露出的地方,有的地方像齿一样整齐。潢:水流回旋的地方。

县官发民塞涡口:官府命令百姓堵塞涡口(涡口在今河南省濮阳市)。

道河开凿连数州:打通河道,开凿山峡,连接了好几州。

水衡:古代主管水利的官署。大僚:首领或高级官吏。困筹策:苦于筹划策划。

神都:长安,唐代的京师,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转运:运送粮草,指漕运。

汝犹鸣条愈震掉:你依然在鸣条(地名)上轰隆作响,更加震耳欲聋。

排阊请帝应度刘:推开城门向皇帝请求,希望能渡过这条河(指淮河)到洛阳(在今河南)。应度:请求通过。

何如少辑酝甘澍:不如稍稍收集一些甘甜的雨水。坐消灾沴还欢讴:坐着消除灾害,恢复喜庆歌舞。

【赏析】

此诗写诗人对治理河流的看法和主张,以“效昌黎聊讼风伯”为开端,表明自己要效法韩愈,讨论一下风神的问题,接着从两个方面论述自己的观点。一是古往今来汶水、泗水相通,汶流汇泗而入大海,泗流汇淮而人江,都是地脉贯通,所以汶泗之水虽然汹涌澎湃,但终究能够畅通。二是汴洛间的汴渠,虽然经过开凿,但仍然不能移动船只,因为汴水和洛水都在流动。这两段论述,都是说明自己治理河流,不一定要改变河道,只要疏通水道就可以了。以下又提出自己治理河水的主张,认为只有让水自然流向,才能达到灌溉的目的。最后又提到自己治理黄河,希望皇帝能同意自己的建议。全诗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语言流畅自然,富有气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