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鱀
【注释】: 夙志本怡旷,浮踪困羁拘。 首春睹象魏,末岁从简书。 仆夫起严驾,相顾何踌躇。 投荒信万里,行当向炎墟。 风襜中夜息,霜郭凌晨趋。 役役未能已,缁尘盈素裾。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旅途中所写,表现了诗人途中的所见所感。诗的前四句写旅途之苦和旅途之远。“夙志”“浮踪”二句写诗人初到异乡时的心情,“首春”二句则写旅途的艰辛,“仆夫”三句又写旅途的劳苦。中间八句是作者旅途中的所见所感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久客困弹铗,长安常曳裾”,意思是说长期在外地为官,生活困顿,只能弹奏着剑而歌,穿着官服行走,过着漂泊不定的流浪生活。颔联“平明跨羸马,欲出焉所如”,意思是清晨骑马出门,不知何去何从。颈联“裘葛各已敝,日月还居诸”,意思是皮衣已经磨损,太阳和月亮依旧高挂天空。尾联“持宪非言薄,奉诏恩犹殊”,意思是虽然我持有正义之剑,但言辞不厚,受到皇帝恩典仍然很大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自军山铺中趋龙阳道中风雨甚苦用夏桂洲壁间韵 - 注释:在从军山铺前往龙阳的道路上,天气恶劣,下着大雨。 2. 荒山盘回几千叠,没胫深泥满阡陌。 - 译文:连绵的山峦层层叠叠,足下的泥土深达脚踝,覆盖了田间小路。 3. 朔风凄雨更昏昏,仆夫相顾无颜色。 - 注释:冷冽的北风伴随着细雨,使得天色显得更加阴暗。 4. 隔林雨歇闻鸣鸡,夹舆青青桃竹齐。 - 译文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陈德洪的深厚友谊和对其成就的赞美。 长安逢君今几年,绿袍玄鬓如神仙。——长安:即今之北京,唐代京城;绿袍、玄鬓:指陈德洪的装束,绿袍是官服,玄鬓是头发的颜色。如神仙:形容陈德洪的风采非凡,犹如神仙一般。 横山万里归朝天,更话夙昔惊华颠。——横山:即横断山脉,是中国西部著名的山脉之一。朝天:指朝拜天子。夙昔:过去,昔日。惊华颠:使对方感到震惊,华颠即头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吊古战场文》。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风吹山雾日杲杲,驿吏候我长平道。 译文:风拂过山间的云雾,阳光明媚地照耀着长平道。驿站的官吏在等待着我。 注释:杲杲,形容日光明亮。驿,古代传递公文、行李和往来官员的处所。 赏析:首句写景,描绘了长平道上的景象。接着两句转入叙事,交代了诗人此行的目的——为赵军报仇。这里的“长平”是指战国时期赵国与秦国之间的一场大战
这是一首描绘鹰在恶劣环境下依然展翅高飞的诗,表达了作者对雄鹰不屈意志的赞美之情和对自然生态的尊重。 商飙夜卷万木空,苍鹰双飞来海东。 这句诗描述了夜晚的商飙(即风)把万木吹得空空的,而苍鹰则从远方飞来,它们在空中双翼并排,形成一幅壮观的画面。 悲台黄云色悽惨,是谁呼堕寒枝丛。 这一句描绘了悲台(即山巅、高处)上的黄云颜色凄惨,好像有人将苍鹰从寒冷的枝头抛下。 平芜狡兔走三窟,志行万里立突兀
【注释】 夷陵江:指长江的宜昌段。石儿背:即西陵峡口的石城山,是三峡中著名的险要之地,因形似小儿背部而得名。连江石壁:指三峡中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缘江皋:靠江边。苍云:青白色的云。划:分开。沙石:指三峡中的礁石。激湍:急流的水波。猿猱:猕猴。磴绝:石阶绝尽。霜涛:冷雾如霜的水波。半壁:山崖的一部分。流泉:瀑布水声。阴崖:山崖的背面。孤树:孤立的树木。青高高:青色葱茏而高大。岩头
【注释】 兰桡:用木兰木刻成的船桨。 层云:层层云朵。 霁:(雨过天晴)雨雪停止,天气转晴。 沙明马首路:沙洲上的马首望去,道路清晰可见。 俄然集飞霰:不久,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忽已迷高岑:忽然,山峰变得模糊了。 纤纤:纤细的样子。 渐依竹:渐渐依靠着竹篱。 密密:密集的样子。 浸淫:水深流大的样子。 履破:鞋子破了。 衣沾:衣服湿透了。 每逾篱入:每次跨过篱笆进去。 故向茅檐侵
丙午年五月廿六日从建昌郡往德安郡途中稍作停留于东林寺 十年前,我梦游庐山,那山中景色如诗如画,令人陶醉不已。 我再次来到庐山,却只能在五月的星夜中停留,未能畅游其美景。 远处的山峰如同青翠的屏障,石耳在其间若隐若现,仿佛是天工开物;近旁的白云,轻拂着香炉峰,仿佛是仙子飘然而至。 太阳高照时,山间小径与峰阴相接,溪水潺潺地流入山谷;岩石上的瀑布飞流直下,落入平畴之间。
细读后江句,归心到海涯。 江乡虽洵美,岁月但惊赊。 野树聊停马,山云不碍鸦。 苍梧竟何处,吾欲问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