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京西三百里,日望燕台歌易水。
春风着眼到房山,不放黄尘吹马耳。
烟岚护雪不肯销,层峰相揖如相招。
千金枉购尚书画,何如平地横生绡。
晚来顷刻岩姿变,急雨漫山飒银箭。
斜阳一抹乱青红,似与诗人供戏幻。
胸中丘壑句传神,闻道刘公下笔亲。
太华中峰五千仞,人间何地卜东邻。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颀。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翻译:

  1. 我行京西三百里,日望燕台歌易水。
    我行走了京西三百里的路程,每天望着燕台(指燕国的京城)唱着易水的歌声。

  2. 春风着眼到房山,不放黄尘吹马耳。
    春风从眼尖的地方吹到了房屋山,不让黄尘(尘土)吹进耳朵。

  3. 烟岚护雪不肯销,层峰相揖如相招。
    烟雾环绕着积雪不肯消失,层层山峰互相鞠躬好像在招呼。

  4. 千金枉购尚书画,何如平地横生绡。
    用千金买来了尚书画,还不如平地上横生出丝绢来得珍贵。

  5. 晚来顷刻岩姿变,急雨漫山飒银箭。
    晚上来的时候,岩石的姿态立刻发生了变化,急雨漫洒在山间,飒飒作响像银箭。

  6. 斜阳一抹乱青红,似与诗人供戏幻。
    夕阳落下时,一抹残阳染红了天空,好像是在给诗人提供戏剧般的幻境。

  7. 胸中丘壑句传神,闻道刘公下笔亲。
    心中丘壑(指心中的山水画卷)的描绘栩栩如生,听说是刘公亲自下笔的。

  8. 太华中峰五千仞,人间何地卜东邻。
    太华山的主峰有五千仞高,人间何处能比得上这壮丽景色?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李颀对房山美景的赞美。诗中通过描绘房山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房山的景色,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比喻等手法,将房山的美丽与人间其他地方进行比较,展现了房山的独特之处。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