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日春正暝,山云午犹湿。
布谷不停声,人人荷锄立。
【注释】
野日:指夕阳。暝:傍晚。山云:指乌云。午犹湿:指乌云在中午还像湿布一样。布谷不停声:布谷鸟叫声不断。人:指农民。人荷锄(hu chu)立:人戴着斗笠,背着农具站在田野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的田园景色,通过“野日”、“山云”、“布谷”、“人人”四个关键词来表现这一景象。
首句写太阳落山,天色已晚,正是一天中的“野日”,也就是傍晚时分。这里的“野”指的是野外,而非城市郊外。“正暝”即正是天黑的时候,说明是傍晚时分。这里的“暝”字用得非常贴切,它不仅表示时间已经到了傍晚,而且还能表达出天色渐暗,即将入夜的感觉,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气氛。
次句描写天空中的云彩。诗人说“山云午犹湿”,意思是说在中午时分,乌云依旧湿漉漉地布满天空。这里的“犹湿”用得非常好,它不仅表达了乌云的状态,还给人一种沉重、压抑的感觉,仿佛乌云下压着整个大地,让人感到一种压抑和沉闷的氛围。
第三句写人们忙碌的情景。“布谷不停声”中的“布谷”是一种鸟儿的名称,这里用来比喻农民们辛勤劳作的身影。而“不停声”则形容他们的声音此起彼伏,一刻也不停歇。这里的“布谷”一词虽然只是形象地描述了鸟儿的叫声,但通过这种声音的不断响起,却传达出了人们对丰收的期望和对劳动的赞美。而“人荷锄立”中的人则是泛指农民,“荷锄”则是扛着农具的意思。这两个词连起来,形象地描绘出了农民们勤劳的身影,他们头顶着斗笠,背负着农具,在田间劳作的场景跃然纸上。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那个静谧而美好的乡村世界,使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