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下碧波寒,徐孺祠前木叶丹。
一曲池台千竹里,可知无梦到长安。
《题张学士闲云馆四首·其二》是明代诗人于慎行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标题: 滕王阁下碧波寒,徐孺祠前木叶丹。一曲池台千竹里,可知无梦到长安。
注释: 在滕王阁下看到碧波寒冷,徐稚祠前秋叶红艳。池台上有千竿竹子,可知他不曾有梦去到长安。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在滕王阁下看到的景色,以及他在徐孺祠前看到的落叶。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滕王阁下碧波寒,徐孺祠前木叶丹。
一曲池台千竹里,可知无梦到长安。
《题张学士闲云馆四首·其二》是明代诗人于慎行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标题: 滕王阁下碧波寒,徐孺祠前木叶丹。一曲池台千竹里,可知无梦到长安。
注释: 在滕王阁下看到碧波寒冷,徐稚祠前秋叶红艳。池台上有千竿竹子,可知他不曾有梦去到长安。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在滕王阁下看到的景色,以及他在徐孺祠前看到的落叶。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译文 从灞陵桥出发,回望长安大道,烟花万户温暖春风轻拂,万户人家灯火辉煌。 汉家宫阙高耸入云霄,碧翠楼阁倚靠在天边。丞相衣冠佩戴苍玉佩,将军甲第门前有赤栏桥。 早晨内殿承蒙皇帝恩宠,日暮朝会归来行走在紫陌上。夹道金羁赭汗流,门前绣辖朱尘飞扬。 人生得意时自会光彩照人,求官谒见纷纭不绝于路旁。一笑之间就能看穿人的来去命运,片言只语就能酬谢客人。 小子们穿上官服都接受印信
【注释】子夜:古乐十二调之一,为唐教坊曲。秋歌:即《子夜四时歌》。其四:是《子夜四时歌》中的第四首。三春:指孟春、仲春和季春三个月。九秋:指孟秋、仲秋和季秋三个月。别欢:分别时的快乐。思欢:思念时的欢乐。玄鬓:指白发。侬心底不伤:我心里面没有什么悲伤的。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写别离相思的抒情诗。开头两句“别欢三春月,思欢九秋霜”,是说离别的快乐如同春天的三月,思念的快乐如同秋天的白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plaintext 将进酒 ``` 注释: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豪放不羁、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plaintext 君不见洛阳城东桃李花,暮时红雨早时霞。 ``` 注释:通过洛阳城的美景和桃李花的变化,诗人表达了人生如梦、岁月流转的哲理。 ```plaintext 又不见瑶台素月飞银阙,三五蟾光四五缺。 ``` 注释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第一句:“经年一水间,相望不相及。” - 这句诗通过“经年”表达了时间的流逝,而“一水间”则暗示了两人之间隔着一条河流。 - “相望不相及”则描绘了他们只能远远地看到对方,而不能靠近的情景,体现了一种无奈和距离感。 2. 第二句:“莫卷七襄衣,是侬愁思织。” - “莫卷七襄衣”中的“襄”,在古代汉语中指代衣物,这里可能是指一件长袍或衣裳。 -
【注释】: 1. 四时折杨柳歌:这是一首乐府诗,内容多咏叹离别之情。“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也泛指一年中的时间。“折杨柳”是古乐府曲名。“歌”,就是歌唱的意思。 2. 其二:是说在《四时折杨柳歌》中的第二首。《四时折杨柳歌》共有四首,此为第二首。这首诗写的是女子对男子的眷恋之情。 3. 芙蓉:荷花。“散朱华”,意思是荷花盛开,颜色鲜艳。“吐艳”,是指花吐露艳丽的颜色。“芳”,这里指香气、芳香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赏析诗句,注意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分析。内容上要读懂诗句意思,形式上要从表达技巧、语言特点、思想感情等方面作答。 本题中“北风正烈烈”意思是凛冽的寒风正刮得猛烈,“雨雪逐风飞”意思是雪花随着狂风四处飘洒,“山深步道绝”意思是山深林密,道路断绝。“折杨柳”意思是折下柳树枝条,“但保岁寒心”意思是只要保持那岁寒不凋的心性
第一句注释:乌栖曲,即《长相思》,乐府旧题,属《清商曲辞》调。 第二句注释:云母屏风,用云母石做成的屏风。 第三句注释:博山炉,一种铜制香炉。这里泛指熏香用的炉子。 第四句注释:脉脉,情意缠绵的样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出自《全唐诗》。 译文:床是银饰的,床上的小竹席是云母做的屏风,床头放着一个香炉,它吐出的烟雾缭绕着,像青烟一样。两人相对而坐,彼此看着对方,都不说话,只是默默地坐着
江南曲其一 金堤柳枝拂水黄。 桃花如焚众草香。 江南稚女歌春阳。 歌春阳,气若兰。 采江蓠,遗所欢。 【注释】 - 金堤:金色的栏杆。 - 柳枝:指柳树。 - 桃花如焚烧: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 - 众草香:指各种草木都散发出香味。 - 江南稚女:指江南地区的年轻女子。 - 歌春阳:指唱春天的曲子。 - 气若兰:形容女子的美貌如同兰花一样。 - 采江蓠:指采摘江蓠草。 - 遗所欢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远方的向往。 “春江漠漠朝气深”一句,描述了春天的江水清澈透明,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仿佛是大自然的早晨的气息,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丹霞紫露流满林”一句,描绘了春天的丹霞和紫露,它们在树林中流淌,给树木增添了色彩,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 “踟蹰解佩伤春心”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他不忍心解开身上的玉佩
【注释】 1.问君何时归:问你什么时候回来。 2.明月:指月亮,这里用作动词,意为照着。 3.凝前除:即在月初之时。 4.微霜:初霜。 5.下沾衣:霜降时沾湿了衣服。 6.折杨柳:用新折的柳枝作歌。 7.捣衣:把布帛捶紧,制成衣物。 8.寄远人:送信给远方的人,即亲人。 9.夜凉:夜晚凉爽。 【赏析】 这首诗写一位思妇望月怀远,因思念而失眠,以“明月”“微霜”起兴,抒发了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
芙蓉江馆闭霏微,江面闲云拥钓矶。 春色不胜芳草绿,萋萋长似待人归。 注释:芙蓉江馆关闭了,云雾缭绕;江面上飘浮着悠闲的白云和钓鱼台。春天的景色无法胜过绿色的草地;茂盛的绿色芳草长得很长,好像在期待着人回来。 赏析: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写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边景色,春色宜人,芳草萋萋,让人心生向往。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希望早日回归故里
注释:笑着让麒麟阁上的名将,闲居无事可以赋西征。只愁在梦里吟出金瓯字,夜鹤山中惊醒又一惊。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诗人请辞官职南归的诗。首句“笑遣麒麟阁上名”,写他笑着送别了张洪阳学士。第二句“闲居聊得赋西征”,写他因请辞而闲居无事,于是赋《西征杂咏》。第三句“只愁拈出金瓯字”,意思是担心自己会因为赋《西征杂咏》而受到责备,所以不敢轻易地写出“麒麟阁上名”。第四句“夜鹤山中梦又惊”
秋风湖上鳜鱼肥 明月扁舟兴欲飞 蕙带从来浑未改,江猿应识主人归 注释: - 秋风湖上鳜鱼肥:形容秋季湖面上的鳜鱼异常肥美。 - 明月扁舟兴欲飞:在明亮的月光下,扁舟中的诗人心情愉悦,仿佛要展翅飞翔。 - 蕙带从来浑未改:诗人自问自从离家以来,自己的衣带是否还保持原来的风貌。这里用“蕙带”比喻自己,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 江猿应识主人归:想象江边的猿猴应该能感知到诗人将要归来的消息。
题张学士闲云馆四首 其三 斋心自捧玉函经, 永日焚香坐小亭。 隐几萧然秋似水, 不知江上几峰青。 注解赏析: 1. 斋心自捧玉函经:此处“斋心”指清心寡欲,去除杂念,专心致志于某事;“自捧玉函经”则形容学者虔诚地捧着珍贵的佛经(玉函可能指的是珍贵的佛教典籍)。整体而言,此句描绘了学者在空闲时虔诚地研读佛经的场景。 2. 永日焚香坐小亭:这里的“永日”意为长时间,表示学者长时间地坐在那里
这首诗是诗人在闲云馆题写的四首诗中的第四首。它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水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山中丛桂碧氤氲”一句,诗人描绘了山中丛生的桂花,它们散发着淡淡的香气,仿佛笼罩在一片碧绿的氤氲之中。这里的“碧氤氲”形容了桂花的颜色和气息,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 “十亩烟皋领白云”一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景色。这里有十亩大的田地,覆盖着一层薄雾
【注释】 宗伯:指王忠铭的字。 笔,指笔峰山,在今安徽宣城泾县。 管城:指笔管城山,在今安徽泾县西北。 汤沐:指汤池山,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江淹:《南史.江淹传》:“淹才尽而殒。”唐人常以“江淹”比喻年老多病之才士。梦:指江淹的梦。 仙人掌上花:仙人掌是沙漠植物,无花,这里用来形容文笔峰如仙人掌般高耸入云。 【赏析】 这是一首咏笔管城山的七言绝句。笔管城山位于泾县西北,主峰高耸入云,风景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