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烛高烧夜着花,阿咸闻荐入京华。
银鱼佩更通仙籍,紫阁趋时草制麻。
太史名传司马氏,东山屐倒谢玄家。
书来深慰家庭庆,奕世恩光未有涯。

诗句释义及译文

第一句

  • 红烛高烧夜着花:描述了夜晚的景色,红色的烛光照亮了房间,如同花朵在夜色中绽放。这可能象征着光明与希望,或是某种喜庆的氛围。
  • 阿咸闻荐入京华:指的是某人(可能是侄女)被推荐进京(京城)。”闻荐”表示听闻或得到推荐,”入京华”则是指进入繁华的都城,意味着即将踏上新的旅程或接受新的机会。

第二句

  • 银鱼佩更通仙籍:这里的”银鱼佩”指的是一种象征地位和财富的饰品,而”通仙籍”则意味着能够进入神仙的行列。这可能是对侄女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她能够获得非凡的成就或地位。
  • 紫阁趋时草制麻:描述了一个场景,有人(可能是侄女的父亲或上司)在紫阁(高贵的地方)忙碌地撰写公文,这可能意味着他正在为侄女提供帮助或指导。同时,”草制麻”也暗示了一种正式和庄重的态度。

第三句

  • 太史名传司马氏:这里的”太史”可能指的是一个记录历史的人物或职位,而”司马氏”则是古代的一个家族。这句诗可能在强调这个家族的历史悠久和声望显赫。
  • 东山屐倒谢玄家:”东山”通常指的是东晋时的王导等人退隐的地方,而”屐”是一种古代的鞋。这句话可能在表达对侄女的祝福,希望她能够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就像东山那样隐退但依旧享有声誉。

第四句

  • 书来深慰家庭庆:这句话表达了家人收到信后的喜悦之情,信中的内容足以让人感到欣慰。这可能是因为信中提到了侄女的好消息,或者是其他值得庆祝的事情。
  • 奕世恩光未有涯:这里的”奕世恩光”可能指的是家族世代相传的恩惠和光辉,”未有涯”则表达了这种恩惠和光辉是无尽的,无法计量。这句话可能是在强调家族的荣耀和影响是长久的,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消失。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侄女的提拔、家族的荣耀以及家人的喜悦情绪,传达了对家族和社会的认可和期待。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使得整首诗歌富有感染力和画面感。同时,诗中的一些词汇如“银鱼佩”、“紫阁”、“东山”等,也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增加了诗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