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曜恣天游,七星迥地轴。
北窍洞庭穴,南通九疑麓。
左攀连卷桂,右策檀栾竹。
冰壶槩太清,竦身入瑶局。
日月二华君,兹游良可复。
有酒斟酌之,篴声不在玉。
石莲落复开,瞥然鸟过目。
而我独何为,蜉蝣伤运速。
知津者谁与,负刍聊蹢躅。
异我如弁毛,吒牛食溪谷。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的大意,然后分析其思想感情、艺术手法等,最后进行赏析。本诗共八句,前四句写诗人游栖霞洞时所见之景;后四句写诗人游览归来后的感受与所思。
第一联:“玄元栖霞洞是日华月华君所居”。这一句的意思是:玄元的栖霞洞就是日月君居住的地方。“玄元”指道家所说的宇宙天地万物的原始,这里指日月君的居住地。“栖霞洞”,是山名。在今湖南湘西凤凰县西南10里。“日华月华君”,是指太阳和月亮。“日华月华君”,即指日月君,这是对日月的敬称。“是日华月华君所居”,意思是说日月君居住在日华月华洞。
第二联:“二曜恣天游,七星迥地轴。”意思是说太阳和月亮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游玩,北斗七星高悬于地轴之上。“二曜”,指南北方向的两个星宿,这里指太阳、月亮。“恣”是尽情的意思。“七星迥地轴”,指北斗星七颗星高挂在地轴上,形象地描绘了天空中的景色。“迥”是高远的意思。
第三联:“北窍洞庭穴,南通九疑麓。”意思是说从北边洞口进入洞庭湖,从南边洞口可以到达九嶷山。“北窍”,指洞口。“洞庭”,又名五渚、大泽,在今湖南省北部,洞庭湖为长江水系最大湖泊之一。“九疑”,指九嶷山。“九疑麓”,指九嶷山的山脚。“通”,是指通过或通往。
第四联:“左攀连卷桂,右策檀栾竹。”意思是说左边可以攀爬着连卷的桂花树,右边可以扶着檀栾般的竹子。“左攀连卷桂”,指左边攀爬着连卷的桂花树。“右策檀栾竹”,指右边扶着檀栾般粗壮的竹子。“左”、“右”,分别指左边和右边,这里泛指四周的景物。“连卷”,指连成一片的。
第五联:“冰壶槩太清,竦身入瑶局。”意思是说冰壶(指清澈见底的玉壶)高洁如同太清,身子挺拔如同进入了瑶台仙境。“冰壶”,指冰壶(一种古代的玉质酒杯)。“槩”,同“概”。 “太清”,指太清宫,即道教传说中的仙人居住之地。“竦”,同“耸”,挺拔。“瑶局”,神话传说中昆仑山有九条龙脊,构成一条长廊,形如楼阁,称为瑶台。这里用“瑶局”形容仙人居住的地方。
第六联:“日月二华君,兹游良可复。”意思是说太阳和月亮这两位神仙君,这次游览真是值得重复一次啊。“二华”,指的是太阳和月亮两位神君。“兹游”,指这次游览。“兹游良可复”,意思是说这次游览真是太值得重复了。
第七联:“有酒斟酌之,篴声不在玉。”意思是说我倒上一杯美酒,斟酒时发出的声音好像玉器碰撞发出的清脆声响一样美妙。“有酒斟酌之”,指倒上一杯美酒。“酌”,指斟酒。“篴”,古代的一种乐器,形状像鼓而小,用竹片做成,所以又称“篴乐”。
第八联:“石莲落复开,瞥然鸟过目。”意思是说石头上的莲花又落下了,一只飞鸟掠过了我的眼前。“石莲”指石莲座,是一种供人坐卧的石雕装饰物。“石莲落复开”,指石头上的莲花座再次落下。“瞥然”,忽然间的意思。“鸟过目”,指飞鸟掠过我的眼前。
尾联:“而我独何为,蜉蝣伤运速。”意思是说我独自一人在这里干什么呢?像我这样的蜉蝣虫,生命短促,却要感叹时光流逝得太快。“我”指作者自己。“何为”,做什么的意思。“蜉蝣”,指昆虫,幼虫叫螱,长大后叫蜉蝣,又叫马陆、马蝇、蛆蝇、蛆蝇、蛆蜾、马蜂、马蚁。“伤运速”,指感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
【赏析】
《登栖霞峰》是唐代诗人李白所写的一首诗。这首诗描写了作者游览栖霞峰时的所见所闻和内心感受。此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笔力遒劲,富有浪漫主义色彩。